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南极洲发现的一个近乎完美的头骨化石揭示了史前和现代鸟类之间的桥梁。



这块化石是一种名为“Vegavis iai”的物种的标本,它生活在6900万年前 —— 比导致所有非鸟类恐龙灭绝的大灭绝还要早200多万年。

它有长长的尖喙和与中生代其他鸟类不同的大脑形状,这与我们今天看到的进化成有羽毛的生物的物种明显不同。



自从20年前“Vegavis iai”被描述以来,一些古生物学家就怀疑它可能是现代鸟类的早期成员,属于水禽目。其他人对此表示怀疑,因为在小行星撞击引发白垩纪末期物种灭绝之前,现代鸟类极其罕见。

但他们缺少了可以说是“Vegavis iai”最重要的一块,至少在分类学上是这样:一个有点完整的头骨。

“很少有鸟类能像Vegavis iai那样在古生物学家中引发如此多的争论,”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俄亥俄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克里斯托弗·托雷斯说。

“这个新的化石将有助于解决很多这些争论。其中最主要的是:Vegavis iai栖息在生命之树上的什么地方?”

鸟类化石是相当脆弱的,很少有这个时代的化石能保存得如此完好。迄今为止发现的所有其他Vegavis iai标本要么是无头骨架,要么只是头骨的碎片。



研究人员怀疑,该物种之所以能在大灭绝中幸存下来,可能是因为它们位于南极,在世界其他地方都不适合居住的时候,南极气候温和,植被繁茂。

作者写道:“在全球其他地方,K-Pg边界的快速环境剧变通常表现为冠鸟对茎鸟的快速替代,随后在古近纪早期冠鸟的多样化。”

这使得“Vegavis iai”成为史前鸟类和现代鸟类之间桥梁的最佳代表。



研究人员使用X射线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头骨,并对其进行三维数字化重建,揭示了其脑壳、上颚、喙部和下颌骨的细节,以及大脑形状。

该标本暗示了与现代水禽一致的特征,但与今天的鸭子和鹅不同的是,“Vegavis iai”也有细长而尖的喙和有力的颚肌,用于捕食鱼类:这些特征更类似于今天的潜水鸟类,如潜水鸟和潜鸟。

它的喙鼻区域有一个发育良好的盐腺,这一特征可以从一些以海鲜为食的海洋鸟类的血液中去除氯化钠,从而减少盐的摄入。

化石骨架的其余部分是建立在这张描绘水鸟生活方式的图片上的,它的腿定位了脚的位置,以推动它在水中追捕游动的猎物。

俄亥俄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帕特里克·奥康纳说:“在马达加斯加和阿根廷等少数有白垩纪晚期鸟类化石记录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鸟群,这些鸟群现在已经灭绝,有牙齿和长而多骨的尾巴,与现代鸟类只有远缘关系。”

“在南半球遥远的地方,特别是南极洲,似乎发生了一些非常不同的事情。”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