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要结婚,但是,仅仅过了1个多月,友谊的小船就闹翻了。

日产汽车公司于2月5日传出消息,基本确定放弃与本田达成的统一经营合意书,不再寻求与本田公司的合并。

本田与日产的这一场鼻血婚事,已经令日本社会心绪动乱,也让世界看了笑话。

本田公司创建于1946年,从做摩托车起家,继而造汽车和飞机。而日产汽车公司正式创建于1933年,从做金属模具起家,后来造汽车。

2023年,本田汽车的全球销售量是398万辆,日产汽车的全球销售量是337万辆,分别排名世界第七和第八位。2家公司合并后,年销售量将达到735万辆,仅次于丰田(1123万辆)和德国大众(923万辆),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制造集团。

2024年12月23日下午,这2家公司的社长终于走在一起,在东京举行了记者会。


本田社长三部敏宏在记者会上,宣布了2家公司合并的进程表与合并内容:

1,到2025年6月时,本田与日产公司正式成立联合控股公司,两家公司成为控股公司的子公司。

2,到2026年6月时,本田和日产分别宣布退市,让控股公司上市。

3,控股公司成立后,“本田”和“日产”的品牌继续保留使用。

4,控股公司的社长由本田派人担任,董事会半数以上的董事由本田指名担任。

为什么本田与日产突然宣布要结婚呢?

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第一,因为这2家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动作过慢,被中国和美国车企追赶,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逐渐失去仅存的江山,危机感倍增。而日产在2010年,就已经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的电动汽车“聆风”。而本田则拥有很好的混合动力技术。两家公司合并,不仅能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跃进,更能确保两家公司持续保持盈利。

第二,日产经营陷入困境,预计2024年度的纯利益将大幅减少93%,公司不得不宣布裁员9000人的计划,同时将出售部分三菱汽车公司的股权。

第三, 是一心想造电动汽车的台湾企业鸿海集团,企图通过购买法国雷诺汽车公司拥有的日产汽车公司的股权(据称有36%),采用迂回突袭的办法,想成为日产的第一大股东,间接控股日产。

正因为这些因素,促使本田和日产迅速走在了一起,决定抱团取暖,发挥各自优势,确保自己在“百年汽车新时代”里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仅仅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为啥两家公司还没有尝到热恋的甜头,就要宣告分手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股权分配出现分歧。


日产公司原先以为,两家公司的合并可以由本田主导,但是,在联合控股公司中,股权比例希望对半开,或者四六开。但是,日本经济新闻社等机构测算出日产的股价只有本田的五分之一,因此,本田计划只给日产20%的股权。

其次,是本田看到日产赤字不断扩大,新产品开发能力低,又缺乏大胆的企业重建的措施,同时还拒绝了本田提出的要求大规模裁员以改善经营体质的要求,开始感觉自己遇到了一位“渣男”,公司内部也出现了对这一场婚姻的担忧。

那么,对于日产来说,如果日产在联合控股公司中只拥有20%股权的话,那就意味着,自己将成为本田的一家子公司,而不是对等式的联姻。这一合并条件引起了日产公司的强烈反弹,并让这一家老牌的车企产生了巨大的屈辱感。

两家公司在5日均已经表示,中止合并的协商,在2月中旬发表最终的结论。这一决定传出后,东京股市的本田股价猛涨了12%,而日产股票不得不宣布暂停交易。

对于一直对日产公司虎视眈眈的鸿海集团来说,似乎又看到了一丝希望。日产寻求重建必须要获得外部力量的支援,会不会转投鸿海集团的怀抱?还要看日本政府的态度,毕竟,对于日本来说,汽车产业是日本产业立国的支柱。

已故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做过30余年的管理咨询工作,他写了一本书,叫《管理》,书中写道,管理者有两个使命,第一是创造超过投入资本的价值,第二是协调和整合未来的挑战和前景。

他还说,管理者的素质不在于才华,而在于 “真诚的态度”。真诚的态度,不在于谁是对的,而在于需要做什么,这是做好事情的条件。

彼得・德鲁克的这几句话,似乎正是对本田和日产的管理团队说的,但是,不知这两家公司愿不愿意听。

REGENE CLINIC是日本最大的医疗集团,可提供再生医疗服务。

【限时优惠】读徐静波的一本书,了解日本社会与日本人的性格。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