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和日产之间的合并谈判刚开始一个多月,就已经陷入僵局。
去年12月23日,本田和日产在东京举行了记者会,官宣合并的消息。本田社长三部敏宏在会上表示,到2025年6月时,本田与日产将成立联合控股公司,本田与日产均为控股公司的子公司。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23日,本田和日产汽车公司宣布正式启动经营合并磋商。
然而,这一计划出现了偏差。据多家日媒最新报道,随着谈判的深入,本田向日产提出了新的合并方案,要求“将日产变成本田的子公司”。报道称,本田的方案遭到了日产内部的强烈反对。因为,日产期待的是对等的合并。
然而,多少人会认为本田与日产的这段关系是对等的呢?人们默认,日产始终是处于谈判弱势的那一方。在提议将日产子公司化之前,本田对日产提出了外人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本田要求日产营业利润至少提升三倍,这是合并的前提。然而对已经处在破产边缘的日产来说,这样的条件实在过于苛刻。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本田认为日产的业务重整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提出将日产子公司化”。日本TBS电视台将此事概括为“(本田和日产)很难一起工作”。
事实上,有一个人从一开始就不看好这段关系。这个人就是卡洛斯·戈恩。戈恩有很多标签,前雷诺-日产-三菱这一联盟的主席,日产前CEO等等。“戈恩事件”之后,戈恩是一个被“囚禁”在家乡黎巴嫩的国际逃犯。
两个月前,在黎巴嫩,戈恩通过网络表达了自己对日产与本田合并的看法。而以戈恩和日产多年的纠葛来看,没有人比戈恩更清楚要促成两家公司合并从而实现真正的协同效应是一件多么“不可能”的事,因为他失败了,而且输得很彻底。
戈恩说了很多,“你得明白,本田是一家非常强大的工程公司,而日产也为自己的工程技术感到自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这是一次合并或者只是组建联盟,那么新的公司将采用哪些技术?可以肯定的是,这将是一次非常艰难的决策”。
戈恩吃过这种苦,在主导雷诺-日产联盟时,还间接导致了Leaf聆风这款划时代之作的失败。在《冲撞日产 卡洛斯·戈恩的跨文化经营之战》这本书中,作者详细讲述了雷诺与日产之间的不对付。尽管明面上“雷诺与日产可以通过共用零部件,利用大规模达成降本”,但实际却是“两家公司的工程师互相对彼此不满”,视自己的技术为权威。“日产认为雷诺的人有点懒散,不会靠自己解决问题;雷诺则认为日产傲慢、僵化,被规矩绑死到无可救药”。最终,戈恩让“雷诺与日产各自为政”。当时,“电动车刚出现,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他自己也没办法将全部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冲撞日产》的作者认为,雷诺与日产联盟成功的前提是双方必须克服存在于彼此之间的那个巨大的鸿沟,语言的鸿沟,企业文化的鸿沟,市场覆盖率的鸿沟以及国家政治的鸿沟。
显然,本田与日产不需要考虑这么多。同为日本车企,彼此之间不存在什么语言的障碍,也没有国家政治之类的无形枷锁。但要走到合并这一步,现在看来,仍然比登天还难。
我们会继续关注本田与日产合并的消息,一点一点展示日产的过去以及车企之间的合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并欢迎按顺序阅读此前系列报道:
《日产汽车生存时间仅剩14个月?本田被曝有意收购合并》 、
《好奇湃|日产为何又走到破产边缘?推荐一本三年前出版的书》、
《合并前提除了保证盈利,本田还希望日产处理好与雷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