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5日讯 作为农业大市,安丘市在生态种植、融合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尝试,全力推进全域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做大生态农场载体,将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大力度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安丘素有中国姜蒜之乡美誉,春节前夕,记者来到位于安丘市官庄镇的长生源生态农场时,工作人员正忙着育种,为新一季大姜种植做准备。长生源生态农场从2019年开始尝试种植大姜,然而在种植之初,现实给王宝杰狠狠地上了一课。
安丘市长生源生态农场总经理王宝杰回忆称,当时是第一年种姜,姜种都是全部从外边调的,种植过程当中导致一个棚感染了姜瘟病,导致一个棚十亩地全部绝产。
种苗不行,管理技术不到位,第一年种植大姜的王宝杰收获甚微,亩均产量仅有五六千斤。尽管效益不理想,但这并没有阻止王宝杰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王宝杰告诉记者,他最初就是在农业企业上班,也了解了农业发展情况,知晓农产品质量不好也卖不上好的一个价钱,从农场建立之初,就坚定了走生态高质量农产品发展的这一条路子。
听说外地培育出脱毒姜种,种出的大姜光泽好、抗病性强,分蘖好、产量高,王宝杰开始花高价购买脱毒姜苗,当时一斤脱毒姜原原种售价高达三四十元,而一亩地就需要三百斤,面对数百上千亩的种植规模,这无疑增加了农场的支出成本。独立培育脱毒姜种,成为王宝杰的目标追求。
安丘市官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崔君梅介绍说 ,在安丘市牵头对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基础上,官庄镇及时了解了长生源农场的发展需求,精准引进了潍坊学院赵月玲团队,共同实施了大姜组培全产业链服务项目,助力农场由单一的种植向多元化的社会服务转型。
在潍坊学院教授团队的帮扶下,农场成功培育出脱毒大姜种苗。在种苗、人才、技术加持下,王宝杰的大姜亩产达到一万两千多斤。然而,产量上来了,过高的价格让市场望而却步。
安丘市长生源生态农场作物经理王宝业回忆称,“当时收获的大姜品质很好,但是却没有客户,价格要的高,老百姓不认,没办法,只能随着市场走,人家一元(一斤),咱一元一斤,人家8毛(一斤)咱8毛一斤,所以说市场一直不好。”
扶上马,送一程。官庄镇党委在了解情况后,借助安丘市开展的“我为企业找订单”行动,积极对接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帮助农场拓销路。
安丘市官庄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周优良介绍说,积极联系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与长生源农场精准对接,促成与上海佳能等企业的合作,帮助企业打开销路。
安丘市不通江、不靠海、不沿边,农产品出口额却连续15年领跑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占潍坊市的60%、山东省的七分之一。这要得益于当地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和技贸服务保障。
安丘市官庄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马相超介绍说,安丘市投资350多万元建立国内先进的果蔬农残快速检测实验室,实行高效快检筛查与精准定量查验相结合,一次可快速精准检测噻虫嗪、噻虫胺等120种农残,提高农产品大范围快检效率,检测结果采用国内、国际最严格的标准进行判定,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官庄镇借助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积极推动长生源农场进行质量安全码、生态原产地码“双码”认证,实现了“从土壤到餐桌”的全链条检测、全流程检测,确保出口产品符合标准。产品打出名气了,客商纷纷找上门。从1993年就开始做农产品出口的刘世礼对生态农场这一种植模式赞不绝口。
安丘盛大农产品交易市场总经理刘世礼介绍说,做到优质优价,做好食品安全,生态农场是势在必行,它是规范化规模化经营,所谓的规范化,农场从种子到田间管理,到收获,到加工仓储,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所以说,在一个地方做起农场来,也是一种引领,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在原料方面提供一些更好的保障。
如今,农场规模达到一千多亩,主要种植蔬菜、葡萄、粮食作物,全部实现统一种苗、统一肥料、统一管理,绿色防控,种植的大姜百分之八十出口。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温控、灌溉、数据采集全部实现自动化。农场还与上海佳能、上海银龙等企业有了长期稳定的合作,2024年产值三千万左右。农场有了好的收益,老百姓也纷纷从中获益。带动周边种植脱毒大姜一千多亩,用工高峰期,前来打工的村民就有七八百人。
安丘市长生源生态农场技术员王九胜告诉记者,他常年在园区里打工,一天120块钱,“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不好找活,在这里隔着家很方便,挣钱也不少。”
长生源生态农场仅是安丘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安丘市已培育国家级生态农场1家、省级生态农场4家、潍坊市级生态农场11家、县级生态农场50家。储备绿色、有机农产品110个,生态大姜、石埠子草莓、柘山蜜薯3个农产品被认定为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价值突破216亿元。
安丘市长生源生态农场总经理王宝杰表示,安丘是一个农业大市,安丘的农产品在国际上知名度也非常高,特别是安丘大姜这个产业,也走在全国的这个前列。近几年,安丘市委、市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也特别大,作为一名农业人,坚定了信心,把农场去做强做大。
闪电新闻记者 李涛 安丘融媒 曹宗堂 韩庆学 潍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