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中 通讯员 李才林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但在山东省农科院这些搞农业的专家眼里,春节和平常没啥两样,在他们心中,占据第一位的永远只有农时。




胡丽霞是山东省农科院蔬菜所的一名研究员,她的研究方向是番茄的育种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春节前后,对于侯丽霞来说,正是育种的关键时段,之前种植的番茄正值选种,新一茬的番茄又该播种定植。于是,在大家都在忙年的时候,她却往返奔走于院内和济南周边几个基地。




离过年还有屈指可数的几天时间里,侯丽霞刚从济阳定植新一茬番茄回来,就要去长清基地进行种苗播种,这是为五月份举行的蔬菜研究所番茄新品种展示推介会用的。

一大早,侯丽霞团队的成员就来到院内办公室,配制好光合菌肥液,滴注到当天播种的种子袋中,利用一小时的车程时间浸种,处理一下种子。一到基地,侯丽霞和7名成员就钻进大棚,脱掉厚重的羽绒服,坐在马扎上,用镊子一粒一粒将种子放在穴盘内。这几天,济南遭遇寒潮天气,与外面的气候截然不同,大棚内温暖如春,他们一次性播种了400多个实验材料和70余个展示品种。




指导种植户防治病虫害也是侯丽霞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播种间隙,她接到长清归德一种植户给她打来的电话,种植户说自己种植的番茄长势不好,病害严重,想让她去看一下。侯丽霞看到天色已晚,就和种植户约定第二天再去。今年冬季平均气温偏高,番茄病害较往年严重,这也给侯丽霞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侯丽霞说,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除了育种工作外,为好的品种找“下家”,进行成果转化、指导农户生产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年初一,工人放假,侯丽霞她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院东的基地大棚,用卷帘机卷起覆盖的棉被,打开通风口,给大棚通风,然后返回办公室做春季的种子计划,下午再关闭通风口。



从初一到初六,侯丽霞几乎每天拿着记录本,在棚内巡视选种,观察选定的番茄,将成熟的采摘下来,称重测糖,做最后的确认。侯丽霞说,选好种后,还要安排拔秧,为初八、初九的春季播种腾出土地。

整个春节假期,侯丽霞都是围绕着番茄度过的。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