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董主任等医护团队的救治,让我顺利闯过鬼门关,平安生下宝宝。”2月4日,正月初七,妊娠伴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危重孕产妇转诊患者王女士(化名),在重庆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二院)产科、麻醉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CU)、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团队的精心医治下,拿着医护人员赠送的宝宝尿不湿等春节慰问品,康复出院,这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也圆满落下帷幕。


与死神赛跑,为生命接力

秀山高危孕妇紧急转院主城救治

1月24日中午,在“重医二院危重孕产妇转诊群”里,一条消息打破了平静。秀山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向重医附二院妇产科主任董晓静发出转诊求助:“@董晓静 我们这边有个孕妇肺动脉高压106mmHg(正常≤25mmHg),目前血压149/94mmHg,心率80次/分,血小板60×109/L(属于极低),血氧饱和度88%(正常值≥95%),病情危重,准备转上来,看转哪个院区?”

董晓静主任看到信息后,立刻敏锐地意识到情况紧急,马上回复并详细询问:“病人之前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史,查过免疫没有,现在多少周,情况如何……”经过查看彩超、化验检查等资料得知,患者王女士已孕34周,并且出现活动后喘累症状已有2周,结合肺动脉高压、血小板减少,风湿免疫性疾病不能除外,她迅速通知渝中院区产科住院总医师等医护人员做好接收准备,并与风湿免疫科唐琳主任以及检验科免疫室联系加班进行免疫相关检查。

“医生,你们一定要保住我的孩子。”当晚7点,王女士入院时唇周发紫,神情焦虑,喘累憋闷,非常担心宝宝的健康。“别担心,我们一定会尽力的!”随后,医护团队在详细问诊中了解到,1月初王女士开始出现喘累、胸闷、气促、心慌,检查提示心脏三尖瓣及肺动脉瓣轻度反流。虽在当地做了相关治疗,但喘累症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此次入院检查发现心脏彩超提示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肺动脉高压120 mmHg(正常≤25mmHg),舒张期可见部分右向左分流。由于长期慢性缺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她和腹中胎儿的性命堪忧。

重度肺动脉高压对于孕妇来说,堪称“致命杀手”,死亡率超过急性心肌梗死2倍以上,妊娠合并心脏病风险分级为IV级,被WHO列为妊娠禁忌症。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死亡率高达50%~65%。如果在孕早期发现,通常建议及时终止妊娠以保障孕妇生命安全。妊娠32~34周以及术中、术后72小时都是死亡高风险时期。不仅如此,因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肺动脉高压术中、术后都不能使用任何加强子宫收缩的药物,还会大幅增加子宫出血风险。再加上王女士血小板减少,这无疑又增加了术中出血的风险。此时的她和腹中胎儿的生命都面临着巨大威胁,情况岌岌可危,急需一套周全的治疗方案。

生死时速,力挽狂澜

多学科联合成功运用手术解决止血禁忌难题

为保障孕妇生命安全,产科及时向医院产安办汇报患者病情,并组织全院危重孕产妇MDT,包括麻醉科、ICU、心血管内科、超声科、产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D-NICU)讨论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为保障手术及术后安全, 1月25日,经过全院多学科会诊评估,决定将王女士转入江南院区ICU,实施剖宫产手术,并制定了包括麻醉、手术方式、术前使用NO降低肺动脉高压等严密的手术预案。

充分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后,1月26日早上9:49,董晓静主任带领朱轶副主任、欧文君副主任医师等组成产科最强手术团队,开始实施手术。麻醉科陈元静副主任、ICU黄文祺副主任、医务处医疗质量管理科韩昕晶科长全程监护,D-NICU做好婴儿抢救准备,手术室备好ECMO以备必要时对患者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治疗。

妊娠合并心脏病剖宫产首选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但该孕妇血小板低,为硬膜外麻醉的禁忌症,如果选择全麻,术后肺部继发感染以及拔管困难会增加死亡风险,麻醉科陈元敬副主任决定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喉罩全身麻醉”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这对手术时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深静脉置管、中心静脉压监测、动脉血氧监测、下肢气体加压、腹部沙袋加压等各种预防措施全部到位。

手术过程紧张而有序,仅用时3分钟,手术团队便顺利剖出一名健康胎儿。但由于胎儿早产、体重较轻,随后被转至重医附属儿童医院进一步治疗。胎儿娩出后,新的难题又摆在了面前。按照常规,为预防产后出血要使用缩宫素,可王女士是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缩宫素等宫缩剂属于绝对禁忌症,如果不使用宫缩剂,术中术后发生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在不能使用任何加强宫缩药物的情况下,如何预防产后出血,成为了关乎王女士生命安全的关键问题。关键时刻,董晓静主任凭借丰富的经验,决定采用子宫捆绑缝合术(B-Lynch缝合术)预防出血。同时,通过使用腹部沙袋加压及气压止血带持续压迫下肢血管等方式,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负担,以此保持王女士生命体征稳定。



10:56,王女士意识恢复,顺利送回ICU观察治疗。术后72小时,王女士转到产科病房,在医护团队的悉心照料下逐渐康复。“住院12天,是你们精心的救治与暖心的陪伴,让我在无助中看到了希望的光芒。”出院时,王女士及家属感激不已。

制定个性化、精准化治疗方案

保障危重孕产妇救治成功率

“此次手术的难度,并不在于手术方式本身,而是在不能使用任何缩宫素等药物的情况下,如何预防产后出血,术中及术后如何维持循环和氧合的稳定。这需要各个学科紧密协作,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董晓静主任说道。

重医附二院于2014年成为重庆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负责渝中、渝北、涪陵、丰都、黔江、酉阳、秀山等7个地区的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近年来,随着育龄妇女孕产次增加,高龄、高风险孕产妇比例增加,为最大限度保障母婴安全,重医附二院通过开展多学科MDT门诊、妊娠合并免疫疾病门诊和产前诊断中心、D-NICU、高危妊娠管理等特色医疗,为危重孕产妇制定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

据统计,2024年1月至12月,重医附二院收治高危孕产妇占比67.86%,接受危重孕产妇转诊患者40人,涵盖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妊娠合并白血病,妊娠合并免疫性疾病等各种内外科危重症,危重孕产妇救治成效显著,为母婴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外,为了提升重庆区县危重孕产妇的救治水平和能力,重医附二院产科团队不辞辛劳,先后前往黔江、九龙坡、秀山、酉阳、渝北、丰都、涪陵等地开展技术指导和帮扶工作,让更多危重孕产妇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有效救治。未来,重医附二院将继续努力,促进辖区孕产妇危急重症的诊疗以及转诊工作再上新台阶,全面提升重庆区域危重孕产妇的救治水平,从根本上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资讯)

(上游新闻 向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