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过对长江江北段30多公里的四个断面6个点位的取水监测,现场监测结果水质为Ⅱ类,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每月的水样采集,不仅能够真实反映出水质现状,及时掌握水质情况,也为水生态环境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2月5日,新春第一个工作日,重庆市江北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黄华在长江果园港段的江面上对上游新闻记者说。
2025年2月5日,新春第一个工作日,重庆市江北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黄华一行携带设备,乘坐快艇对长江断面进行水样采集。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甘侠义
重庆市江北区是“两江交汇地、都市核心区”,位于嘉陵江、长江交汇处北岸,自西向东三面环江,江岸线长达104公里,布局有梁沱、鱼嘴两大自来水厂,负责保障200万人的饮用水,保护好两江水环境是最重大的生态环保任务。
2月5日上午,黄华一行三人,携带着水质监测仪器在长江三洞桥段乘坐采样船,开始了每月一次的长江水质取样监测。
长江寸滩段属国控断面,江面宽约800米,江边深约38米。采样船停留在江面上,监测人员将水样取上来,把仪器探头插入水中,现场监测数据及时在仪器界面上显示出来。
2025年2月5日,新春第一个工作日,重庆市江北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在长江寸滩段取水样。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甘侠义
“这个点是我们今天第一个取样的点,长江寸滩断面江面较宽,按照采样技术规范,需要在左、中、右三个点位进行水质监测。现在这个监测数据,反映水质为Ⅱ类,Ⅱ类水质也是我们江北段持续保持的水质。”黄华介绍。
黄华指着岸边的一栋建筑说,那里有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里面有24小时在线监测设备,每2小时监测一次,“我们现在是自动监测加每月一次的手动监测,目的是对长江水质进行更准确的监测,为水生态环境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顺着长江依次而下,分别是寸滩、唐家沱、铜锣峡、果园港等四个监测断面,全长30多公里。
“我们面前是长江上游最大港——果园港,现在监测数据显示水质为Ⅱ类,和我们刚刚监测的前三个断面5个点位的水质情况一致,这也说明我们区内断面一直稳定保持着Ⅱ类水质。”黄华说。
2025年2月5日,新春第一个工作日,重庆市江北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正在对长江寸滩段水样进行监测。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甘侠义
江北区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坚决守护好一江碧水,主要采取了以入河排污口整治为抓手,水里、岸上同治的措施。通过治好水里,在全市率先完成餐饮船取缔清零;建好地下,包括新建和整治雨污排水管网以及更新排水管网等;管好设施,对饮用水水源地进行规范化建设,对农村黑臭水体实现清零。
“我们区内长江寸滩国控断面稳定保持Ⅱ类水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重庆市江北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
上游新闻记者 郎清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