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秀兰,今年47岁,出生在北方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高中毕业后,我就没再继续读书,家里条件不好,供不起我和弟弟妹妹一同上学。

我嫁得早,丈夫叫张建国,比我大两岁,我们是在镇上的集市认识的。他是勤快人,又心疼人,结婚后,我们在镇上开了个小卖部,用心经营,日子过得还算平稳。

我们有一个儿子,叫张浩,今年25岁。张浩从小乖巧懂事,学习也不错,考了个普通本科,如今在外地工作,去年年底刚订了婚。



我还有一个侄子,叫张强,是建国大哥家的孩子。张强比我儿子小两岁,但从小就是家里的“天之骄子”。

他学习出类拔萃,还拿过县里的奖状。但他家里穷,孩子多,供不起他去城里读书。

六年前,他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大伯哥一家犯了愁,最后建国提议把他接到我们家来住——他说我们家离学校近,生活条件也比村里好些,孩子住在我们家能专心学习。

张强在我家一住就是六年,从高一到大学毕业。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我也看清了很多人性。



张强刚来时,我对他很心疼。他瘦瘦小小的,穿得破破烂烂,肩膀上的书包带都快磨断了。

建国跟我说:“这是大哥家的独苗苗,咱们能帮就帮一把,孩子是读书的料,将来肯定有出息。”我听了也没说什么,心想,不过是多双筷子的事,咱们不至于养不起一个孩子。

为了让张强吃好、住好,我特意腾出了张浩的房间,把里面的床单、被褥都换成新的。张浩那会儿刚上大学,正是青春期,对这件事有点不高兴。



他问我:“妈,凭什么我得把房间让给他?”我劝他:“你是哥哥,张强学业重要,咱们家条件好些,就当帮帮大伯一家了。”张浩撇撇嘴,没再说什么。

张强住进来后,他的学习成绩确实让我刮目相看。每次考试,他都能拿到班级前几名,老师也经常打电话表扬他。

为了支持他的学习,我和建国尽量减少他的家务活,连他平时的衣服、袜子都是我洗的。晚饭后,他埋头写作业,我在旁边给他削水果。



那些年,家里的生活费涨了不少,但我从没跟大伯家提过什么,每次他们来家里都感谢我们,说等张强出息了,一定不会忘记我们。

张强的努力没有白费。三年前,他考上了全国排名前十的985高校,全村人都轰动了。

我记得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大伯哥一家在村里摆了三桌酒席,请村里人来吃饭,大伯哥还当众说:“多亏了建国和秀兰,要不是他们家,我家张强哪能有今天!”

那天我有些激动,觉得这些年再苦再累也值了。建国开玩笑似的对我说:“咱们家不会白帮忙,等张强有了出息,他肯定会报答的。”



我点点头,想着将来张强工作了,能给我们家张浩一些帮助也好,毕竟两个孩子是亲兄弟一样的关系。

然而,现实却并非我想象的那样。

张强上了大学后,跟我们家的联系渐渐少了。我知道他忙,没太在意,每次逢年过节都会主动给他转点生活费,他也会礼貌地回复一句“谢谢婶婶”。

去年他毕业了,去了南方的一家知名企业工作,薪资高得让我羡慕。大伯一家逢人就夸,说张强是全家族的骄傲,可我发现,他似乎已经把我们家当成了“过去时”。



去年年底,我儿子张浩订婚,请了很多亲戚来吃饭。张强也来了,但他只是坐在角落里,吃完饭就走了,没留下任何随礼。

我问建国:“你说这孩子怎么这样?他不是已经工作了吗?”

建国叹了口气,说:“算了,孩子刚工作,手头可能紧。”我没再多说什么,但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张浩的婚礼定在正月初五。婚礼那天,张强果然来了,他穿着一身崭新的西装,手里提着一个红包。我心里还挺高兴,想着他这次总该有点表示了吧。

可等到婚礼结束,我打开红包一看,里面只有200块钱。我愣住了,200块?张强在我家吃住了六年,难道就值这点钱?

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想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那些年,我们一家对他百般照顾,节省着供他读书,而如今他却对我们如此冷漠。

我把这事跟建国说了,他却劝我不要计较:“人家孩子有今天也是靠自己努力,咱们当初帮忙是出于好心,不能指望人家回报。”

可我真的不甘心。我不是为了回报才帮张强,但他的冷淡让我心寒。我想起张浩小时候因为让房间的事跟我闹别扭,想起自己为张强洗衣做饭的日日夜夜,想起他考上大学时全家为他高兴的样子……这些画面在我脑海里翻滚着,像一把刀子扎在心上。

婚礼过后,我故意试探了一次。我趁着大伯哥来家里串门,问他:“张强现在挣得不少吧?”

大伯笑着说:“是啊,他一个月拿一万多呢,还说准备年底给我和你大嫂买套新房子。”

听到这话,我心里更难受了。

晚上,我忍不住跟建国吵了一架:“你看看咱们这些年图了什么?他们一家倒是捞了个好名声,咱们家呢?张浩的婚礼随200块钱,这是亲人吗?”

建国也无话可说,只是叹气:“随礼多少是人家心意,咱们不能逼得太紧。”

我突然觉得很累。原来我以为,付出总会有回报,可事实是,有些人只会把你的好当成理所应当。他们不会感恩,更不会珍惜。

大年初六,张浩带着他媳妇回家吃饭。我忍不住问他:“张强给你说过什么吗?比如工作上的事?”

张浩愣了一下,说:“没有啊,他平时连微信都很少回复。”我心里一阵发酸,也许是因为张强的冷漠,也许是觉得自己这些年太傻。

张浩看出了我的情绪,笑着安慰我:“妈,你别多想,咱们家就是靠自己过日子。我和我媳妇都还年轻,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他的话让我豁然开朗。是啊,人这一辈子,靠的还是自己。


今天是正月初七,张浩带着他媳妇回了工作地,我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想了很多。我终于明白,帮助别人是一种善良,但善良不能用来交易,更不能期待回报

张强的随礼让我看清了人性,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自己的家人,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以后,我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小家里,好好爱我的儿子和丈夫,把日子过得踏实稳当。至于张强,我不会再对他有任何指望,他的人生是他的,咱们两家也不过是亲戚罢了。

这个年,我过得很清醒,也很释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