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燕 董盈
2月3日上午,第九届亚冬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哈尔滨举行,火炬传递活动在时间、地点的选择上,是出于怎样的考量?火炬传递线路沿途有哪些独特风景?沿途展演点位如何展现哈尔滨的独特魅力?记者采访了火炬传递仪式总导演王征和火炬传递指挥中心传递运行组组长刘蕊。
2月3日,演员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现场表演。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摄
立春节气与火炬传递相融合,代表希望与开始
“2月3日是二十四节气的首个节气——立春,火炬传递选在这一天也是取万象更新、万物复苏的含义,立春节气也有希望与吉祥的寓意,我们想把所有人最美好的祝愿送给第九届亚冬会。”王征向记者介绍了亚冬会火炬传递中的诸多设计与巧思。
据王征介绍,启动仪式中通过打鼓的形式将打春这一立春传统习俗进行艺术化的呈现,并在打鼓的过程中融入中国舞动作展示,通过鼓、舞的艺术表现给火炬手加油,起到一种振奋人心、鼓舞人心的作用。
火炬传递系列活动包括启动仪式、沿途展演和收火仪式。其中,启动仪式的举办地点为哈尔滨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这里位于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开埠地道外区,见证了哈尔滨百余年的城市发展历程。哈尔滨起始于此,第九届亚冬会的火炬传递也起始于此。
收火仪式的举办地点为哈尔滨著名的文旅地标——音乐公园大雪人广场。这里景色优美,是最受国内外游客欢迎的打卡地之一。“火炬传递在此举行收火仪式,既展现了哈尔滨冰雪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向国内外朋友发出了哈尔滨亚冬会的盛情邀约。”刘蕊说。
2月3日,火炬手王濛在传递火炬。新华社记者 江汉摄
传递线路长约11公里,穿越百年历史
“亚冬会火炬线下传递线路蕴含深意。”刘蕊说,火炬传递主要沿松花江南岸,总长度约11公里。这是一条穿越百年历史的传递路线。传递路线上,有城市开埠见证地的中华巴洛克,有见证百年历史的滨洲铁路桥,有以冰雪艺术发源地而闻名的兆麟公园,有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欧式建筑群的亚洲第一步行街中央大街,有彰显城市英雄品格的防洪胜利纪念塔,有哈尔滨人民休闲娱乐、赏冰乐雪的九站公园,有展现哈尔滨“世界音乐之城”名片的哈尔滨音乐公园等,这些沿途经过的点位,承载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兴盛。
9处展演点位,多维度展现“尔滨”魅力
为了烘托沿途的氛围,展现哈尔滨的人文和自然风情,选择了9个点位进行沿途展演,包括滨洲铁路桥、兆麟公园、中央大街、防洪胜利纪念塔、九站公园、哈尔滨规划展览馆、音乐公园等,在这9个点位上安排了不同形式的文艺演出,包括器乐演出、大学生合唱、儿童合唱、拉丁舞、啦啦操、街舞、传统剪纸文化展示、冰雕制作展示等,全方位、多维度展现哈尔滨的魅力,为火炬手加油,为火炬传递助力。
在9个点位当中特别设计了3个精彩瞬间。
第一个是在滨洲铁路桥点位,哈尔滨高校的大学生在一个大型亚冬会主题的画框里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与装饰了五星红旗的滨洲铁路桥形成了一个背景关系,通过这样的精彩一瞬,展示哈尔滨青春的城市风貌以及对祖国的热爱。这个大画框在这个冬季也会保留下来,来自国内外的朋友可以到这里来打卡,留下精彩一瞬。
第二个是在哈尔滨规划展览馆点位,这里浇制了一块冰场,冬奥会冠军张会进行冰上火炬传递,身后十几个孩子进行伴滑,与她一起体验冰雪体育的快乐,在传递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也体现哈尔滨冰雪体育运动的发展,通过这样一个不同的火炬传递形式展现不同的精彩瞬间。
第三个是在哈尔滨音乐公园点位,合唱团的孩子们演唱《我在黑龙江等你》,为火炬手加油。特别是哈工大的人形机器人,与火炬手进行惊喜互动,通过挥手以及击掌,留下精彩瞬间,展现哈尔滨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