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早上一起来,朋友圈和各大热搜都爆了,大S徐熙媛因流感去世的消息突然在网络疯传,引发网友震惊与热议。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个假消息,毕竟是个大明星,只是去日本旅游一下,怎么就去世了呢?


最后,官方出来证实了事情的真实性,大S的妹妹也出来发布了简短的讣告。

目前已确认,大S确实已于2025年2月3日因流感引发的肺炎在日本去世,享年48岁。



48岁的女艺人,仅仅是去趟日本旅游,就永远的离开了所有爱她的亲人、朋友和粉丝,一时间确实让人难以接受。而且,导致她死亡的诱因还是特别常见的,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病毒——流感病毒。以至于大家都在群里、朋友圈里发出类似感慨。



其实,在此之前,日本“厚生劳动省”已经发布了“流感爆发”的相关警告:


大S不幸离世的悲剧不仅让无数人扼腕叹息,更暴露了一个经常被我们忽视的真相——“流感绝非普通感冒”。

那么,能让大明星都丧命的流感病毒到底是什么?

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日本流行的流感病毒和国内的是不是不同毒株,日本的要厉害点?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该怎么保护自己和我们爱的人?

现在接种流感疫苗还来得及吗?

可能,我们对“流感”并不如我们常规想的那么了解,更不够重视。

一、流感病毒:披着“感冒”外衣的致命杀手

以往面对流感病毒,很多人不以为然:“不就是个感冒嘛,扛一扛就过去了!”可当流感升级为肺炎,人们才幡然醒悟——这不是小病,它来势汹汹,足以致命。在哀悼逝者的同时,我们更需以科学视角重新认识流感病毒,筑起生命的防护墙。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是一种长期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体,其影响远超普通感冒。每年季节性流感的流行不仅造成广泛的健康损害,还可能导致重症和死亡,尤其对特定高危人群构成严重威胁。流感典型症状包括高热(38-40℃)、剧烈头痛、肌肉酸痛、乏力,与普通感冒的鼻塞流涕截然不同,流感病毒可引发病毒性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导致重症和死亡。

从古希腊时期至今,人类历史中记载发生过十几次流感大流行。过往百年,有明确证据的流感大流行出现过5次(WHO定义了4次),累计数亿人感染和数千万人死亡。这5次流感大流行均波及中国多个地区。


现如今,全球每年仍约10亿人感染流感,其中300万至500万例可能发展为重症。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每年约有29万至65万人死于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相当于每48秒就有1人因此丧生。

从明星大S的悲剧到全球每年数十万例死亡提醒我们:流感是在全人群、全人类流行的古老疾病,常见而致命。

二、全球流感病毒的流行毒株及其相似性

全球流感监测网络(GISRS)每年追踪超过150个国家、200万份样本,发现:“南北半球主流毒株存在60%-80%相似性”。而世卫组织每年会监测南北半球的流感流行情况进行预判和评估。例如从今年的监测情况来看,2024-2025年北半球流感疫苗覆盖的甲型H1N1、H3N2和乙型Victoria系毒株,与南半球流行株高度同源。


流感流行的病毒类型虽会因地区而存在差异,但区别不大。也就是说不仅日本,基本上目前全球流行的毒株大概率和中国国内的这三种类似。并不会存在日本的H1N1就比我国境内流行的毒株“更厉害”(致病性、致死率高)的说法。



有人质疑:“那为什么在中国流感没听说死人?”

真的没有吗?

还记得几年前那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岳父从患流感到离世的29天日记 》的文章吗?

作者的岳父就是死于了流感。

而且,仔细看看中疾控官网发布的《2024年12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就会发现,仅仅在12月这一个月里,丙类传染病中死亡有10例,其中流感就占了7例。



现在你还认为流感只是“小病”,“不可怕”吗?

那么,目前还身处“流感季”的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三、提前预防:接种疫苗,构筑免疫屏障

面对流感病毒,预防胜于治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特别是预防重症和死亡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临床研究证实,接种流感疫苗可使老年人死亡率减少80%,慢性病患者住院风险降低40%-60%,如果流感疫苗联合肺炎疫苗接种,效果将会更好。而接种率>60%可显著阻断社区传播,间接保护无法接种者(如6月龄以下婴儿)。

而且,只要接种了当季流感疫苗,即使感染了流感病毒也能缩短病程、减轻症状。若疫苗毒株与当季流行株高度匹配,保护效力可达50%-70%;就是不匹配,仍可通过交叉免疫降低重症率。而就今年的监测来说,目前的疫苗还是匹配的。

因此,建议所有≥6个月且无禁忌症的人群每年接种与年龄相适应的流感疫苗。

四、哪些人是流感“中招”的“重灾区”?

流感病毒尤其“偏爱”特定人群。

1、慢性病患者(如哮喘、糖尿病、心脏病)

流感病毒直接攻击呼吸道,会加重炎症和缺氧。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甚至可诱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而有代谢方面问题的,例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会削弱免疫应答,会延长病毒清除时间。慢性肺病患者流感死亡率达5%-10%,此类患者感染流感后很可能就迅速进展为重症肺炎或呼吸衰竭,并可能最终导致其死亡。以大S为例,其生前患有哮喘,流感病毒可直接攻击呼吸道,诱发急性炎症反应,导致呼吸衰竭。

2、老年人(≥65岁)

老年人免疫功能随年龄衰退,难以有效抵抗病毒。且很多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病等,感染后易诱发多系统衰竭。根据WHO的数据:全球约70%-90%的流感相关死亡发生在65岁以上人群。

3、儿童(<5岁)

儿童的免疫系统未成熟,难以形成有效防御。一旦感染流感病毒,很容易就导致中耳炎、热性惊厥、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表明:全球5岁以下儿童流感相关住院率约为健康成年人的10倍。

4、孕妇

根据美国CDC的研究表明:孕妇感染流感后ICU风险增加2.4倍。这是因为妊娠期免疫系统调整以防止排斥胎儿,但会增加感染风险。而感染流感可导致早产、胎儿畸形,甚至孕产妇死亡。

美国CDC研究显示,90%的流感相关死亡病例存在至少一种基础疾病。因此,高危人群更需将疫苗接种视为“保命刚需”。

五、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当下接种仍具保护价值

流感疫苗通常在接种后2-4周产生保护效力,持续约6-8个月。北半球流感季为当年10月至次年5月,高峰期在12月至3月。即使已进入流行期,接种疫苗仍能:

1、降低后续感染风险;

2、减轻症状严重程度;

3、减少家庭和社区传播链。

因此,国内外指南均建议:只要流感病毒在传播,接种疫苗就永远不晚。

流感防控不仅关乎个体健康,更是对脆弱群体的生命责任。唯有科学认知与积极行动,才能将流感病毒的致命威胁降至最低。

流感病毒与人类社会的博弈将持续,疫苗是我们最有力的盾牌;从科学认知到行动落实,每一剂疫苗的接种都是对生命的负责。

正如明星大S的悲剧所警示:流感绝非“小病”,预防永远胜于治疗。

让我们以科学为盾,共筑免疫屏障,守护每一个珍贵生命。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Influenza》报告

2、美国CDC官网

3、中国疾控中心官网

4、Ren Ruiqi, Zhou Lei, Ni Daxin. An overview on the history of global influenza pandemics. 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8, 39(8): 1021-1027.

5、2025年第4周第841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6、日本厚生劳动省官网

7、《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 2023-2024》

8、WHO《Global Influenza Strategy 2019-2030》

9、Namrata Prasad, Q Sue Huang, Tim Wood, Nayyereh Aminisani, Colin McArthur, Michael G Baker, Ruth Seeds, Mark G Thompson, Marc-Alain Widdowson, E Claire Newbern, Influenza-Associated Outcomes Among Pregnant, Postpartum, and Nonpregnant Women of Reproductive Age,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Volume 219, Issue 12, 15 June 2019, Pages 1893–1903, https://doi.org/10.1093/infdis/jiz035

10、Mallia P, Johnston SL. Influenza infection and COPD. Int J Chron Obstruct Pulmon Dis. 2007;2(1):55-64. doi: 10.2147/copd.2007.2.1.55. PMID: 18044066; PMCID: PMC2692119.

欢迎来到医食参考新媒体矩阵

2023年疫苗接种攻略

阳过了,该怎么打疫苗?最全接种指导手册来了

撰写| 刘潇

校稿| Gddra编审| Hide / Blue sea

编辑 设计| Alice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