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服。

贾家传至贾宝玉是第四代,算上贾兰、贾蓉,已是第五代。五代富贵,已是十分难得的事情。

荣国公、宁国公两人也十分有远见,早早地就建立起贾家的家塾。



他们还担心族里有贫穷的孩子上不起家塾,规定学费都是由家族里当官的族人按品级出银两。

贾家家塾可以说是寄托着老一辈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希望儿孙能够以此为根基,进而走向仕途,延续贾家的富贵。

就算不能做官,也可以跟秦可卿临死前嘱咐王熙凤的那样,当成一条退路。

可惜,这一切注定是筹谋成空。

家塾里的老师是贾代儒。贾代儒是什么人?是个老儒,也就是个年老的学人。

贾代儒本身应该是有一定的学识,不然,秦钟的父亲秦业就不会觉得送孩子过去,就一定能学业进益。

但他终究老了。虽和贾母是同一代人,但身体精力有限,再加上本身也不是宁、荣二府的嫡系出身,很难镇得住那些孩子。

按理来说,贾家完全可以请其他先生来教孩子。像林如海就特意请了贾雨村来教女儿林黛玉读书。

但如此富贵的贾家,却偏偏没有请任何先生。而是指望贾代儒这个老人教孩子,着实是有点说不过去。

家塾里的学生也是良莠不齐,贾代儒也没有认真去管教。

有贾兰这样认真学习的,也有贾宝玉那样去玩耍的,还有托关系进去的金荣和秦钟,更有后来混进去玩龙阳之好的薛蟠。



薛蟠是个喜新厌旧的人,在学堂玩了一阵,就把金荣、香莲、爱玉全都抛弃了。

他在的时候,香怜、爱玉是他的,没人敢招惹。如今他走了,胆大的金荣便有了想法,并付诸行动。

金荣本是宁国府旁支贾璜媳妇的侄儿,是托了关系进来的。他来学堂也不是认真学习,不过是家里为了省点吃穿用度。

金荣想要和秦钟、香怜玩耍,而后被二人拒绝,让班长贾瑞评理。

贾瑞是贾代儒的孙子,本身行为不端,又贪便宜,仗势欺人,哪里是肯用心学习的人。

薛蟠在时,他巴结薛蟠,还能得到些银钱酒肉。薛蟠走了,他反而怨恨香怜、爱玉二人不在薛蟠面前说好话。

于是,当秦钟、香怜状告金荣的时候,他又不敢招惹秦钟,便训斥了没有背景的香怜。

贾蔷是贾蓉的兄弟,同样是个斗鸡走狗、赏花玩柳的人。正是他见自家兄长的小舅子秦钟受了委屈,故意挑唆茗烟,让茗烟出手教训金荣。



贾菌虽然年纪小,但也十分淘气,不让人省心。他家境和贾兰相似,便与贾兰相好,见贾兰被殃及,便也下场。

贾兰倒是个好好学习的少年,只是胆子太小,不想招惹是非,却又奈何不得。

贾宝玉更是不用说,连袭人都看得出来,他都不是真心想去家塾读书的。

于是,家塾学堂便成了顽童们的战场。

李贵之所以能压得住场子,一来已是成年人,二来能说会借势。

对付贾宝玉,抬出贾政;对付贾瑞,抬出贾代儒;对付茗烟,拿出贾府的规矩;对付金荣,则说他是罪魁祸首……

如此一来,所有顽童的脾气都消散,一场闹剧也就此结束。闹剧虽然结束,却也从这里可以一窥平日家塾里的模样。

这些都是贾家的少年,是贾家的未来。他们却将读书看做儿戏,如此贾家想要长久兴盛,不啻于痴人说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