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令人非常遗憾的消息:大 S 被证实在日本感染流感并发肺炎离世。

日本今年冬日流感病例确实很多,病毒以甲型 H1N1 为主。

下面这个曲线就是东京流感发生的大致情况:


图片来源:Tokyo Metropolitan Infectious Diease Surveillance Center

在很多人的感觉里,流感是一种秋冬季节很常见,听上去和普通感冒差不多,难受一周就能好的病。但实际上,小小的流感病毒,每年会带来全球 20~50 万死亡,绝对不容小觑。

流感难防,它和普通感冒到底有什么区别?

以及结合今天这个令人遗憾的消息,我们更要提醒的是,不要小看流感,最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流感与普通感冒

有什么区别

典型的流感,大多数会突然发病,从头到脚都可能会有以下这些症状:

发烧:一般会烧 3~5 天,体温可高达 39~40℃,可能出现怕冷、寒战、手脚冰凉、头痛等。越小的孩子越不会表述,可能只是烦躁、哭闹等。

● 眼部不适:很多人还会流泪、有眼屎或眼睛稍充血等。出现这些情况时,别以为只是结膜炎,更不要简单地把这些异常归为「上火」。

● 鼻炎的症状:搓鼻子;打喷嚏;流鼻涕,如果不多则易成为「鼻屎」;小孩子可能会表现为哭闹、呼哧声、张口呼吸或打呼噜等。

● 喉咙不舒服:喉咙干、痒、痛;而小孩子可能表现为比较哭闹或者怕吃东西,尤其是固体类食物。

● 咳嗽:多为阵发性,不是咳个不停。每次咳嗽声数可能不是很多,但会比较频繁,而且多是干咳。

● 其他不适: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小孩子容易哭闹、粘人。

这些症状都可能会出现,但不一定会全部出现。年龄越小的孩子,症状往往越是不典型,还可出现高热惊厥。

这里有一张图可以做参考:


图片来源:丁香妈妈设计

真正让控制流感变得紧迫起来的,是流感引起的并发症。

流感引起的并发症

非常要命

流感带来的难受不止于流感症状,而是当它没有被及时控制,造成的一系列并发症。

这包括肺炎、喉炎、心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脑膜炎、脑炎、脓毒性休克……并发哪一种,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而流感并发的肺炎,就是流感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每年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 300 万~500 万重症病例,25 万~50 万死亡。

医生专家们也反复强调,在流感高发季,下面这 5 类「高危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 小于 5 岁的孩子;

● 大于 65 岁的老人;

● 有基础疾病的人,比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 肥胖者,体重指数 BMI 大于 30;

● 怀孕中的女性。

在发达国家,大多数与流感相关的死亡发生在 65 岁及以上人群中。

统计数据也显示,因流感导致下呼吸道感染而死亡的 5 岁以下儿童,99% 是发展中国家的。

因此,不幸感染流感之后,高危人群更要及时地进行抗病毒治疗,尤其是 2 岁以下儿童很容易发生流感并发症,在确诊或疑似流感时,不论基础疾病、流感疫苗的免疫状态及流感病情程度,都应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在发病的 48 小时内开始治疗是最理想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无并发症,流感病情会自行好转,多于发病 3~4 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 1~2 周。

最有效的防护

还是疫苗

儿童、老人、孕妈、慢性病患者,应该首先考虑依靠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和降低并发症风险。

流感疫苗的效力通常持续不到 1 年,而且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可能会不同,所以建议每年都接种

又因为疫苗接种后 2~4 周才能发挥保护作用,能尽快打上一针,就再好不过了。

流感疫苗一般可在各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大家可上网查查自己所在区域的接种点和开放时间。

日常生活中也要记得:

☝️ 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后更要记得洗手;

☝️ 保持居住、办公、生活环境清洁和通风;

☝️ 尽量少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 戴口罩;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 如果有不舒服的情况,赶紧休息,及早就医。

如有出行计划,途经流感高发地,更要做好防护。

祝大家平安、健康、顺遂。

本文专家

庄时利和

审核专家

北海道大学神经科学硕士

医学科普作者

策划制作

监制:Feidi、王姐、大力

策划:塔盖

题图来源: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