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著名艺人大S(徐熙媛)
因感染流感并发肺炎不幸离世
年仅48岁
台媒发布大S病逝时间线
据知情人士透露,大S与家人1月29日到日本家族旅行,她在出发前已经身体不舒服,但还是强撑病体出发,一行人先是到箱根泡温泉,大S身体状况并未好转,1月31日晚上急转直下,被救护车送往急诊,2月1日转往东京,但病情并未好转,2月2日早上再度前往医院就医,然而仍治疗无效过世。
大S的恩师王伟忠代发声明
徐妈妈:希望可以再多给我们一点时间
今日,大S的恩师王伟忠代大S母亲发声明:
大家好,我是王伟忠,身为徐家挚友,受徐妈之托,在此转达她想说的几句话。
首先,徐妈妈很感谢大家关心熙媛,在熙媛病逝之后,家人们都过度伤心,很抱歉无法接听各界关心的电话、更无法一一说明过程,请大家见谅。
同时因为要带熙媛回家,必须先在日本办理许多繁复的手续,这几天为了办理这些文件,暂时还无法返回台湾,希望记者朋友们可以再多给我们一点时间。
徐妈妈还想拜托各位记者朋友,是不是可以帮助熙媛完成她的心愿。
熙媛一直以来最担心的就是记者朋友的追拍,因为很危险,所以徐妈妈恳请各位,能否在家人们带着熙媛回到台湾时,不要在机场内外追拍、也不要在路上追踪跟随,这是熙媛一辈子想要而不可得的愿望,很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帮助。
谢谢。
流感季日本患者或超952万人
日前出现流感药短缺
2024年12月下旬,日本国内流感患者人数创下新高之后,尽管相关药品整体供应量大于实际需求,但由于部分医疗机构和药店过度囤购药品等因素,导致库存分布不均,造成一些医院和药店出现流感药不足。
另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月31日公布的数据,自2024年9月2日至2025年1月26日为止,本次流感季日本国内流感患者人数据推算已达到约952.3万人。
“我是去年12月22日去的北海道,大概26号开始就不舒服了。”新加坡的齐遇(化名)告诉记者,“当时也不知道是流感,以为就是从新加坡过去温差太大感冒了。”齐遇回忆,当时病程发展特别快,最开始是嗓子疼,大概3个小时后开始发高烧,伴有头晕,肌肉酸痛,咳嗽严重,有很多痰,“昏昏沉沉的,一直躺在床上,半梦半醒的状态。”大概3天之后,齐遇的爱人也发烧了。
去日本旅游之前,齐遇准备了一些感冒药,不过很快就吃完了,她只好到日本当地的药店购买,“买药的人很多,不过不用排队,有药剂师帮忙选药,买到药还是挺容易的。”齐遇和爱人在北海道玩了7天后又乘飞机前往东京,“坐大巴去机场的时候,车上很多人咳嗽,后来查了才发现是甲流的症状,日本电视上也在播,说是大爆发。”她回忆,生病3天后就退烧了,但咳嗽一直持续了半个月,“在东京的理发店里,理发师也咳,我也咳。”
我国今年流感与往年无异
普通人群无需惊慌
很多人反应感染流感后出现多种症状,如发热、咳嗽,症状加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此次流感和既往是否有不同,是否更严重?
国家疾控部门数据显示,我国当前流感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主任医师谷丽教授表示临床一线感受今年流感与既往无本质区别:“疾病特征突出,包括重症高危人群在内的患者出现急性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头痛的症状较多。一般呼吸道感染表现出的流涕、鼻塞等局部症状反而较少。”尽管如此,年轻人在自限性恢复期由于酸痛、乏力,也需要休息。
对于普通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谷丽教授建议,可以购买流感抗原检测试剂,进行鼻、咽拭子检测;也可由第三方公司上门,采样后进行核酸检测。抗原试剂诊断十分钟左右即可出结果,核酸报告在采样后两三小时出结果。
“在流感流行期,呼吁年轻人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可居家观察、选择合适药物,没有必要一有不舒服就跑医院排队”。谷丽提醒,医院诊疗量激增,更可能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在家使用解热镇痛、止咳化痰药,依靠自身免疫力,可以恢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无并发症,流感病情会自行好转,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大S突然去世的消息令人惋惜
也再次提醒我们
流感并不是普通的感冒
它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
甚至危及生命
今天下午,华山感染发布微信内容称:流感并非“小感冒”,科学预防至关重要。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最大区别在于病毒类型、症状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普通感冒很少导致严重后果,而流感可能引发致命性并发症,特别是在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甚至健康成年人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发展为重症。
流感的危害:不仅仅是“重一点的感冒”
流感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感染,每年全球导致数百万人住院,数十万人死亡,其病死率约为0.1%~0.5%,也就是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流感的主要危害包括:
• 病毒性肺炎或继发细菌感染导致呼吸衰竭;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能需要呼吸机支持;
• 心肌炎、心包炎,增加猝死风险;
• 脑炎、脓毒症,可能危及生命;
• 加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肺病、心血管病)。
哪些人容易感染流感后变重症?
即使是健康成年人,部分因素仍可能增加重症流感和死亡的风险:
1. 病毒因素
•H3N2流感病毒在老年人中的住院率和病死率通常较H1N1更高,因为老年人对H3N2的免疫力较弱。
•H1N1流感则更容易导致年轻人出现严重肺炎或免疫过度反应(细胞因子风暴),2009年H1N1大流行期间,许多健康年轻人因肺炎和ARDS死亡。
2. 继发细菌感染
流感病毒会破坏呼吸道屏障,使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更容易感染,导致重症肺炎。
3. 免疫系统异常反应
•细胞因子风暴:部分人感染流感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损伤自身器官。
•基础免疫较差:如慢性病、肥胖、长期熬夜、压力大,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应对病毒的能力。
4. 生活方式及环境
•吸烟:损害呼吸道粘膜,增加肺炎风险。
•空气污染(PM2.5):加剧呼吸道炎症,使流感更容易进展为重症。
如何有效预防重症流感?
流感虽然无法完全避免,但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可以大幅降低感染风险及重症率。
1.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最有效的方法!)
流感疫苗可降低50%以上的住院率,减少重症和死亡。
建议所有6个月以上人群每年秋冬季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
- 老年人(≥60岁)
- 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慢性肺病)
- 孕妇
- 医务工作者
2. 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
如果确诊流感,特别是高危人群,应在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等)。
研究表明,早期使用抗病毒药可减少重症和死亡风险达70%。
3. 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提高免疫力。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柑橘类)、维生素D(鱼、蛋)的食物。
•定期锻炼,增强免疫系统。
4. 远离高风险暴露
•勤洗手,减少病毒传播。
•高发季节佩戴口罩,避免在人群密集处逗留。
•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
5. 出现症状尽早就医
如果出现高烧(>39℃)、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尽快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新民晚报(xmwb1929)综合央视新闻、华山感染、南方都市报、九派新闻
编辑:施雨
编审: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