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多家造车新势力陆续公布了2025年1月的销量数据。由于整体市场在2024年年底实现了大爆发,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2025年1月份的市场销量。同时,1月份又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工作日明显减少,销量受波动影响较大。
所以,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新势力品牌销量环比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尽管如此,2025年的1月车市还是给到我们非常大的惊喜。首当其冲的就是,一向在销量排行榜单中高居榜首的理想汽车居然被拉下马,取而代之的是小鹏汽车。
一开年车市格局就发生了变化,果然是新年新气象。
问题也随之而来,理想汽车被小鹏汽车超越,是否说明了增程路线就此风头不再?小鹏汽车摘得头名,又做对了什么呢?
小鹏汽车做对了什么?
2025年1月,小鹏汽车实现交付新车30,350辆,同比增长268.88%,已连续3个月交付量破3万辆。小鹏汽车凭借出色的销量成绩,终于登上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榜首,而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022年6月。
小鹏汽车到底做对了什么呢?从产品层面来看,小鹏在2024年下半年推出的MONA M03和P7+是最大功臣。小鹏MONA M03自从2024年8月上市,就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上市后的第一个完整月份交付就破万辆,随后便是芝麻(参数丨图片)开花节节高。截止到1月份,其累计交付量超过60,000辆,成为中国新势力纯电车型交付最快的车型;小鹏P7+在2024年11月上市,上市后两个月累计交付量已突破20000辆。
从价格来看,小鹏MONA M03售价区间在11.98~15.58万,正处于15万元以内最热销的价格区间,对大多数年轻消费者非常友好,年轻消费者因为刚参加工作没几年,购买力刚刚好能够到这个购车区间;此外,小鹏MONA M03在外观内饰设计,空间大小,也给到了消费者极大的诚意,对比同价位的车型,时尚体验满满。
特别是,小鹏MONA M03 MAX版本,售价15.58万元,却出人意外地搭载了满血版的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并配备两颗NVIDIA DRIVE Orin超级计算平台芯片,具备AI代驾、高速NGP、城市NGP等功能;小鹏P7+的产品逻辑也大致如此,价格比同级竞品低,产品力比同价位的竞品高。
小鹏汽车正是凭借这样的产品策略,精准地捕获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才有了如今月销超过3万辆的成绩,把理想汽车拉下马的壮举。
当然,小鹏汽车能有如此的成绩,还和王凤英一直在推进的木星计划有关,对小鹏的销售渠道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引入更多的经销商以加强销售网络,同时和直营体系融合。不但降低了终端销售成本,而且还使得整个体系变得更加高效。
强大的产品力+高效的渠道变革+有竞争力的价格,使得小鹏汽车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头部品牌起起落落很正常
我们再看理想汽车的情况。理想汽车2025年1月交付新车29,927辆,同比下降3.97%,环比下降48.85%。理想汽车在1月份表现下滑,一个客观原因是,理想已经一段时间没有推出全新车型。
目前,理想汽车的主力车型是L系列,L7、L8、L9已经上市相当长的时间,同时,问界、零跑、阿维塔、岚图等品牌也都推出了针锋相对的车型,导致了增程赛道被分流,也使得市场竞争局势更加复杂。
从理想汽车所在的细分价格市场来看,消费者更看重车辆的品质和使用体验。比如,目前售价30万元以上且有规模销量的车型中,有Model Y、问界M9、理想L7、岚图梦想家、腾势D9、理想L9、理想L8、蔚来ES6、魏牌蓝山、坦克500、蔚来ET5T、极氪009等产品。
以上产品,有纯电和插混(或增程)两种车型。实际销售过程中,插混(或增程)版本的销量往往占据了上风。这也反映出一个事实,在30万左右的价格区间中,车主在意的不是节能经济性,而是补能焦虑。在这里说句题外话,这个级别消费者有补能焦虑,不是说充电桩数量的多少,而是时间成本的考虑。
目前,多家车企的产品纷纷进入增程式赛道。理想汽车虽然保持强势,但是好虎架不住群狼,被对手超越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没想到的是会被小鹏汽车超过。
理想当然不会坐以待毙,理想将在2025年推出i系列,预计将有两款新车率先上市。与L系列的推进策略不同的是,理想汽车可能会先从i系列的旗舰车型开始,从高到低来推新。
综合来看,理想汽车在1月份销量下滑是属于短期波动,每一年的春节所在的月份,当月销量数据都不怎么好看。头部品牌起起落落也属于正常现象,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百姓评车
不考虑各品牌竞争之间的谁胜谁负,只说各自的发展路径引发的思考。打造更极致的产品体验而非一味地打价格战,是小鹏汽车在最近半年以来快速成长的重大秘诀。这一点确实给其他品牌提供了可供探索的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