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根据真实案例改编,部分情节来源于网络,情节有润色;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仅为配合写作效果;部分人名为化名;请感性阅读,理性看待。
20岁的王宇刚大学毕业,工作也刚稳定下来,家里人就开始张罗着她的终身大事。
“小宇啊,我这儿有个小伙子,条件不错,人也精神,要不你俩见见?”姑姑在电话里热情地招呼着。王宇虽然心里觉得相亲这事儿有点老套,但毕竟是长辈的一番好意,也不好拒绝,便答应下来。
王宇的相亲对象叫吕明,他年龄和王宇相仿,两人简单寒暄几句,便开始聊起来。没想到,这一聊就发现彼此的共同话题还真不少。
临别时,吕明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王宇笑着说:“挺好的啊,跟你聊天很开心。”吕明听了,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也笑着说:“我也是,期待下次见面。”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频繁地联系,感情迅速升温。正式确定恋爱关系后,吕明先带着王宇见了自己父母。吕明的父母对王宇这个未来的儿媳妇非常满意。
王宇也带着吕明回了趟老家。王宇的父母见到吕明后,也对他赞不绝口。他们觉得吕明这孩子踏实稳重,对自己的女儿也很好,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在双方父母的祝福下,他们很快就确定结婚的日期。
婚后没过多久,王宇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王宇顺利地生下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取名吕思齐,小名齐齐。
转眼间齐齐已经三岁了,上了幼儿园。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王宇和吕明开始考虑再要一个孩子,想给齐齐添个伴儿。于是,两人开始积极的备孕。没过多久,王宇又怀孕了。
这次怀孕的反应比第一次还要大,王宇吃什么吐什么,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在吕明和家人的悉心照顾下,王宇熬过艰难的孕期。预产期那天,吕明紧张地守在产房外,来回踱步。当护士抱着一个皱巴巴的小婴儿出来,告诉他母子平安时,他激动地差点跳起来。这是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一个男孩,他们给他取名吕思远,小名远远。
然而,远远出生后不久就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需要住院治疗。医生说这种病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但远远的情况比较严重,需要特别的护理。
在医生的精心治疗和王宇、吕明的悉心照料下,远远的病情逐渐好转。一个月后,远远终于可以出院了。抱着失而复得的儿子,王宇和吕明的心里充满感激。
远远的病虽然治好了,但家里的经济状况却变得有些紧张。为了多挣点钱,吕明东拼西凑买了一辆二手的大货车,开始跑长途。
刚开始跑车的时候,吕明很不适应。吃不好睡不好,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而且,长途货运的路况复杂多变,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让人身心俱疲。
王宇看着日渐憔悴的吕明,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她决定跟吕明一起跑车。
“不行,跑车太辛苦了,你在家照顾孩子就行了。”吕明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孩子有爸妈照顾,你就放心吧。再说,我跟你一起跑车,还能帮你分担点,你也能轻松点。”王宇坚持道。
在王宇的再三坚持下,吕明终于同意。就这样,王宇把两个孩子托付给父母,自己则开始与丈夫并肩作战跑车。
吕明跑长途主要是从东北到南方来回运送货物。路途遥远,他们经常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为了省钱,他们舍不得住旅馆,晚上就睡在车里。
一路上,王宇不仅要照顾吕明的饮食起居,还要帮他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一次,他们的车在半路上抛锚。当时正是凌晨两点多,周围一片漆黑,连个人影都没有。王宇让吕明在车里等着,自己则拿着手电筒下车查看情况。她绕着车子转了一圈,发现是轮胎爆了。王宇二话不说,拿起工具就开始换轮胎。
等他们终于回到家时,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了。王宇顾不上休息,赶紧去厨房做饭。她知道吕明最喜欢吃她做的东北菜,所以每次回家,她都会做一大桌子吕明爱吃的菜。
生活虽然艰辛,但王宇和吕明相互扶持,日子也算过得有滋有味。
一天,吕明接到一单新活儿,要送一批货到南方。临走前,他亲了亲熟睡中的孩子们,又对王宇说:“等我回来,给你带好吃的。”王宇笑着点了点头,目送着吕明发动车子,缓缓驶出家门。
这一趟路程来回大约需要五天的时间。头两天,吕明还时不时地给王宇发信息报平安,告诉她自己到哪儿了。可是,到了第三天晚上,王宇却迟迟没有收到吕明的信息。
晚上八点多,王宇给吕明发了条信息:“老吕,你到哪儿了?”等了半天,没有回复。
九点多,王宇又发了一条:“怎么不回信息啊?看到回我一下。”还是没有回复。
王宇有些不安起来,她不停地拨打吕明的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
十点多,王宇再次发送信息:“你在干嘛?怎么不回信息,也不接电话?我很担心,看到了一定要回复我”依旧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
十一点,十二点,一点……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王宇的心也一点一点地沉下去。她坐在沙发上,眼睛死死地盯着手机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条信息。
凌晨两点多,王宇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她一个激灵,赶紧拿起手机,看到是一个陌生的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