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天咱们来唠唠一个特别沉重又不得不重视的话题 —— 癌症。现在,癌症就像一个阴影,笼罩在很多人的心头。一提到癌症,大家都谈之色变,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不知道你们家饭桌上有没有因为食物的事儿吵过架,我认识的苏大娘家就有这么一出。那天,一家人正准备吃饭,苏大娘像往常一样往菜里撒了点味精,这可不得了,老伴一下子就急眼了,大声说道:“都说了味精是致癌物,你怎么还在放啊!” 苏大娘也不甘示弱:“我就放,怎么了,爱吃不吃,不吃拉倒!”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差点就把一桌子菜掀翻了。

老伴气得满脸通红,赶紧拿起手机,递到苏大娘眼前,气冲冲地说:“我跟你说,味精致癌不是我瞎编造的,这科普文章写得很清楚。” 苏大娘皱着眉头,满脸的不屑,把身子扭到另一边,说道:“我不看,这些伪科普文章真是害人,我劝你也少看。而且我吃了味精几十年了,我患癌了吗?” 两人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



“味精致癌” 这种说法在生活中流传已久,好多家庭听到这传言,早早地就把味精从厨房 “请” 了出去。味精作为咱们日常常见的调味品,难道真的会对身体产生这么大的危害?咱们必须得把这事儿弄清楚。

味精到底是个啥呢?它可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是化学合成的,而是用玉米淀粉、大米等谷物作为原材料,经过一道道严谨的工艺流程,发酵、提取、精制而成的。它之所以能让菜变得更鲜,主要是因为里面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谷氨酸钠在不少天然食物里都能找到,像我们常吃的番茄、海带等等,都含有它。一般来说,能在市面上正常生产、上市的味精,那肯定是符合我国食品标准的。经过研究,符合国际标准的谷氨酸钠对身体是无毒无害的。那些说吃了味精会变傻、脱发、有毒的说法,根本没有科学依据。



至于味精致癌的说法,主要是有人觉得谷氨酸钠加热之后,会生成焦谷氨酸钠,而焦谷氨酸钠被传是致癌物。其实,在长时间高温烹饪的情况下,确实会有一小部分谷氨酸钠变成焦谷氨酸钠,但这最多也就是让味精失去鲜味而已,焦谷氨酸钠并不致癌。所以,咱们为了让菜更好吃,保留更多的鲜味,建议在菜快出锅的时候再加入味精。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组织经过评估也认为,味精的安全摄入量是不需要限制的,正常使用味精不会对身体产生任何危害。这么看来,味精真的不是 “害人精”,大家要是喜欢用,完全可以放心用。

虽说味精不致癌,但生活中有些食物,真的得引起咱们的重视。有 4 种食物,可是被列入了一级致癌物之中,就算再爱吃,都得管住嘴。



酒精,被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义为 1 类致癌物。《柳叶刀》的一项研究指出,在 2020 年,全球因为饮酒而导致的新发癌症病例大概有 74 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酒精进入身体后,会经历一系列转化,先变成乙醛,然后再转化为其他物质。这里面的乙醛可是个 “狠角色”,它是一种致癌物,对肝脏的毒害作用很大,会诱发 DNA 突变,大大增加细胞癌变的几率。想象一下,咱们的肝脏就像一个勤劳的 “小工厂”,每天努力工作维持身体正常运转,可酒精带来的乙醛却在不断破坏这个 “小工厂” 的正常运作,时间一长,“小工厂” 出问题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癌症的风险也就跟着来了。

中式咸鱼在 2012 年被列为 1 类致癌物。大家都知道,中式咸鱼制作的时候,往往需要用高浓度的盐来腌制,在经过脱水等一系列过程时,会产生一些亚硝酰胺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动物实验里表现出了致癌性,也是实打实的 1 类致癌物。咱们平常吃的咸鱼,看起来普普通通,没想到背后藏着这么大的隐患。喜欢吃咸鱼的朋友可得注意了,真的得控制食用量。



霉变食物也很危险,像花生、玉米这些高淀粉食物,一旦发霉,就容易产生一种强致癌物 —— 黄曲霉素。黄曲霉素的毒性极强,哪怕只是服用了小剂量,都会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大大增加患肝癌等癌症的风险。我有个朋友,有一次家里的花生放久了,有点发霉,他觉得扔了可惜,就挑了没发霉太严重的吃了。结果没过多久,就感觉身体不舒服,去医院一检查,肝脏指标出现了异常。医生说很可能和他吃了发霉的花生有关。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吃发霉的食物了。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是发现食物发霉了,不管多舍不得,都赶紧扔掉,千万别因为一时的节俭,给身体带来大麻烦。

槟榔也是出了名的致癌物,早在 2003 年,国际癌症中心就把它拉入了黑名单,认定它是 1 类致癌物。槟榔致癌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在嘴里咀嚼槟榔的时候,会形成一种致癌的化合物 —— 亚硝基;另一方面,槟榔质地硬邦邦的,在口腔里咀嚼的时候,特别容易损伤口腔黏膜,对口腔黏膜产生物理刺激。这双重 “打击”,让口腔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患癌风险自然就高了。而且槟榔还有成瘾性,一旦上瘾,想要戒掉可不容易。很多喜欢嚼槟榔的人,脸颊两侧都变得鼓鼓的,口腔里也经常出现各种问题,甚至有些人还患上了口腔癌。所以,为了咱们的身体健康,真的要远离槟榔。



咱们国家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癌症新发人数超过其他国家,位列第一。2020 年,全球新发癌症 1929 万例,咱们国家就占了 23.7%,达到了 457 万人。这么庞大的数字,真的让人触目惊心。癌症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预防癌症真的太重要了,防大于治。在日常生活中,咱们可以从这 6 个方面入手。

健康的饮食是保持健康的基础。咱们要养成规律的定时定量进食习惯,保证食物的多样性。现在很多人吃饭不是应付了事,就是暴饮暴食,这对身体都不好。吃饭的时候,要注重粗细搭配,不能光吃精细米面,像糙米、燕麦、玉米这些粗粮也要多吃。同时,还要补充优质蛋白,可以多吃点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食物。蔬菜和水果也不能少,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身体好处多多。每天吃够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能让我们的身体更有活力。



运动也是防癌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不少研究都发现,长期运动的人比长期不运动的人,患癌几率更低。运动就像是给身体注入了一股活力,哪怕是一些微小的活动,都能让身体受益。每天最好拿出不少于 30 分钟的时间来运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像跑步、游泳、打羽毛球等等。我有个邻居大爷,以前身体不太好,总是生病。后来他听了医生的建议,每天坚持去公园快走半小时,一段时间下来,身体明显好多了,精神头也足了。所以,大家别总是坐着不动,动起来,身体才更健康。

体检也不能忽视,普通体检有时候很难发现早期癌症,这时候防癌体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防癌体检有能力发现较早期的肿瘤,漏诊的几率少。不过,体检项目可不是越贵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确定。比如乳腺检查,可以采用超声和钼靶;结直肠检查,金标准是结直肠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家族病史等情况,咨询医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



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健康也很关键,它是免疫功能恢复的保障。有研究发现,睡眠时间过少,可能会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咱们成年人每天要保证 6 - 8 小时的睡眠,尽量不要熬夜。熬夜对身体的伤害可大了,不仅会让人第二天没精神,长期熬夜还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让身体的免疫力下降。所以,大家晚上别总是刷手机、追剧到很晚,早点睡觉,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戒烟戒酒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还是得再强调一下。吸烟和喝酒这两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严重危害健康。吸烟不仅对自己身体不好,还会影响到周围人的身体健康,每年都有不少癌症患者是因为吸二手烟遭殃的。喝酒也是,前面咱们说过,酒精是致癌物,会增加患癌风险。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真的要尽量戒烟戒酒。



最后,还要注意避开辐射。这里说的主要是具有致癌风险的电离辐射,它可以直接破坏 DNA,让 DNA 发生基因突变。紫外线就是常见的辐射来源之一,所以大家出门的时候,要避免长期暴晒,养成涂防晒的习惯。生活中还有一些天然的放射线元素,像无色无味的氡气,在天然石料里容易出现。咱们装修房子的时候,要是用了含氡气的石料,时间长了,也会对身体有危害。还有某些医用辐射,大家遵循该用就用的原则,不要过度担心,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