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就像一个充满奥秘的小宇宙,各种食材、调料在里头碰撞出奇妙的 “化学反应”,为咱们的餐桌变出一道道美味佳肴。在这其中,鸡精和味精堪称厨房里的 “增鲜担当”,可别小瞧它们,关于它们的争议那可不少。有人把它们当成提升菜肴鲜味的 “神器”,每餐必备;但也有人谈之色变,觉得它们是加了各种 “科技” 的不健康调料,甚至传言吃多了会致癌。这鸡精和味精,到底谁才是炒菜时的最佳选择?今天咱就来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好好唠一唠。



揭开鸡精和味精的神秘 “身世”

很多朋友一看到 “味精” 这俩字,心里就犯嘀咕,总觉得它是那种人工合成、充满科技的产物,对健康不太友好。但实际上,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是通过很天然的方式得来的。以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像淀粉、玉米或者糖蜜这些糖质原料为例,它们在微生物,比如谷氨酸棒杆菌的作用下发酵。这发酵过程就和咱们酿造酱油、葡萄酒、米酒差不多,是很传统的工艺。发酵完成后,再经过提取、中和、结晶、分离、干燥这些步骤,才变成了我们常见的味精。想象一下,在工厂里,大罐大罐的原料在微生物的 “魔法” 下,慢慢转化出谷氨酸钠,经过一道道工序的精心处理,最终成为我们厨房中的调味品,是不是感觉没那么 “可怕” 了?



再看看鸡精,它可不是简单的 “鸡精”。鸡精是个 “复合选手”,除了含有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还添加了盐、核苷酸(能让味道更鲜的助鲜剂)、鸡肉提取物、淀粉、膨化剂、香精和色素等好多成分。从成分就能看出,它的味道肯定比味精更丰富。你看那鸡精的包装袋,印着大大的一只鸡,感觉好像很有营养,但其实它本质还是调味品。而且因为加了这么多东西,它的味道会更有层次,不只是单纯的鲜味,还带着点鸡肉的香味,所以很多人觉得鸡精比味精更 “高级”。



鸡精、味精真的会致癌吗?

网上一直流传着味精致癌的说法,吓得不少人都不敢用味精了。这个说法是说,当温度超过 100℃时,味精会变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健康甚至致癌。这可把大家吓得不轻,毕竟谁炒菜的时候温度能一直控制在 100℃以下呢?但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谷氨酸钠加热到 120℃以上确实会产生焦谷氨酸钠,不过大家别怕,焦谷氨酸钠是无毒无害的,只是它不再有提鲜的作用了。而且,不管是谷氨酸钠还是焦谷氨酸钠,都不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出的 “致癌物名单” 里。这就好比说,大家一直以为某个 “坏人” 很危险,结果发现人家根本没干过坏事,只是换了个 “工作”,不再负责给食物提鲜了。



那长期吃鸡精味精,对健康到底有没有影响呢?国际和我国的食物安全机构都对味精的安全性进行过评估,结论是食用味精是安全的。可有些朋友吃了味精后会感觉头疼或者口干,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不是味精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味精也是一种隐形盐,它的钠含量大概是盐的 1/3。就像我们吃了太多盐会口渴、不舒服一样,吃了太多味精,摄入的钠过量了,才会出现这些症状,并不是味精在 “作怪”。鸡精也是同理,虽然它味道更丰富,但里面同样有钠,吃多了也会有钠摄入过量的风险。

健康吃鸡精、味精的小窍门

虽然味精和鸡精是安全的,但想要吃得健康,还是有不少讲究的。咱们每天吃盐可不能太多,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建议每人每日食盐用量不超过 5g,吃多了盐,高血压、心脏病、中风这些疾病的发生风险都会增加。要是炒菜、做汤的时候用了鸡精或者味精,那盐就要少放点。比如说,平时炒菜你可能会放小半勺盐,要是加了鸡精或者味精,那就把盐减到小半勺的三分之二左右,这样既能保证菜的味道,又不会摄入太多钠。



痛风患者可要特别注意了,鸡精里加了核苷酸作为助鲜剂,这核苷酸经过消化系统后会产生尿酸。痛风患者本身尿酸代谢就有问题,要是再吃太多鸡精,尿酸升高,痛风发作起来可就难受了。所以痛风患者尽量少吃或不吃鸡精,要是实在想用点提鲜的,就选择味精,但也得控制量。

买鸡精和味精的时候,一定要选正规的大品牌产品。大品牌在生产过程中会更规范,质量安全也更有保障。你去超市的调味品货架看看,那些包装精美、口碑好的品牌,背后都有严格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检测。像一些小作坊生产的产品,可能在原料选择、生产工艺上没那么严格,吃起来心里也不踏实。



还有加味精的时机也很重要。味精最好的溶解温度在 70 - 90 摄氏度,所以最好在菜品即将完成的时候添加。你想啊,要是炒菜一开始就放味精,经过长时间的高温翻炒,味精要么不能完全溶解,要么就失去鲜味了。就像你精心准备的礼物,还没到合适的时候就拿出来,效果可能就大打折扣了。比如说炒青菜,等青菜快炒熟,颜色变得翠绿欲滴的时候,加入适量的味精,轻轻翻炒均匀,这样既能让味精充分溶解,又能最大程度发挥它的鲜味。



选鸡精还是选味精?看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炒菜,到底该选鸡精还是选味精呢?其实这主要得看你炒的是什么菜,还有个人的口味喜好。它们都只是调味品,不是用来提供营养的,所以不用太纠结谁更有营养。哪怕鸡精味道再像鸡肉,它也没办法和真正的鸡肉相比,没办法给我们提供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

要是你特别喜欢那种纯粹的鲜味,又觉得味精没啥营养,也有办法。让食物变鲜的谷氨酸,可不只在味精里有,海带、番茄、鱼、蘑菇、玉米这些天然食物里都有。比如你煮鱼汤的时候,多放些海带和蘑菇,它们本身的鲜味就能让鱼汤变得很鲜美,这时候就算少放或者不放鸡精、味精,味道也很棒。又或者你炒番茄炒蛋,番茄本身的鲜味就很浓郁,再搭配鸡蛋的香味,稍微放一点点鸡精或者味精提提味就好,甚至不放也完全可以。



下次走进厨房,面对鸡精和味精,你是不是就不会再纠结啦?放心大胆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选择,用它们为你的菜肴增添美味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