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名曰“人日”,此日之庆,源远流长,蕴含深厚之历史文化底蕴,实乃华夏民族一大雅俗共赏之佳节。

昔时,《汉书·东方朔传》有载:“岁始正月,七日为人。”此乃“人日”之滥觞也。古人认为,天地初开,万物萌生,而人乃万物之灵,故特设此日以祭人之诞生。自此而后,“人日”渐成习俗,流传千载,绵延不绝。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日”之庆已蔚然成风,文人墨客竞相吟咏,诗词歌赋,美不胜收。


古人视人为天地之心,五行之秀,故于此日特重人之尊严与价值。是日也,家家户户皆以美食佳肴相庆,祈愿家人康健、长寿喜乐。其中,长寿面、七宝羹等,皆为寓意吉祥之佳肴,食之则能增福添寿、驱邪避祟。又,古人常于此日登高望远,以抒怀抱,寄托对新一年之美好期许。诸如此类,皆体现了古人对人之尊重与珍视。


至于民风民俗,则因地而异,各具特色。在南方地区,人们多于“人日”吃鱼肉,寓意年年有余、富贵有余;而在北方,则盛行吃饺子之俗,饺子形似元宝,食之则财源广进、吉祥如意。此外,尚有剪彩为人、戴胜头花等习俗,皆以祈福避邪、欢庆佳节为目的。是日也,城乡内外,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尽显华夏民族之节日风情。


正月初七“人日”,记得:吃4食、忌3事,遵循传统,祈福蛇年安康。

“吃4食”

一、长寿面。长寿面是许多地方在正月初七必吃的传统美食。长长的面条寓意着长长久久、健康长寿,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长寿面的做法多种多样,可以搭配各种蔬菜和肉类,既美味又营养。

吃长寿面寓意着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长命百岁。面条的长长形态与“长寿”的“长”字相呼应,因此成为了寄托人们健康长寿愿望的美食。


二、饺子。饺子作为中国的传统美食之一,在正月初七这一天同样不可或缺。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寓意着财源广进、吉祥如意。而且,饺子的馅料选择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吃饺子的习俗源于古人对财富的向往。饺子的形状与古代的元宝相似,因此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在正月初七这一天吃饺子,人们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生活富足。


三、七宝羹。七宝羹是南方地区流行的一种传统美食,它是用七种不同的蔬菜煮成的羹汤。这些蔬菜通常包括芹菜、蒜、葱、香菜、韭菜等,它们不仅味道鲜美,更富含各种营养成分。

七宝羹的寓意在于祈求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七种蔬菜代表着不同的吉祥寓意,如芹菜代表勤劳致富、葱代表聪明伶俐等。吃七宝羹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四、鱼肉。鱼肉在正月初七这一天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富贵有余,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鱼肉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许多人喜爱的一道美食。

吃鱼的习俗源于古人对富足生活的向往。鱼的谐音“余”与“富足”的“富”相呼应,因此被视为富足的象征。在正月初七这一天吃鱼,人们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富贵有余。


“忌2事”

一、忌讳教训孩子。在正月初七这一天,家长们通常会避免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或惩罚,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正月初七被视为人类的诞辰日,即“人日”。古人认为,这一天每个人都受到“女娲娘娘”和“天上诸神”的保护,因此应特别尊重与呵护人类。教训孩子可能会打破这种和谐与宁静的氛围,不利于家庭的和睦与孩子的成长。此外,这也体现了古人对子女的慈爱与宽容,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快乐成长、无忧无虑。


二、忌讳出门远行。在正月初七这一天,人们通常会选择留在家中与家人团聚,避免进行长途旅行或远行。

正月初七作为人类的生日,是一个值得庆祝与纪念的日子。古人认为,这一天家人应该团聚在一起,共同分享欢乐与温馨。出门远行可能会打破这种团聚的氛围,不利于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此外,古人还认为,在这一天远行容易遭遇不测或意外,如车祸、迷路等,因此选择留在家中更为安全稳妥。这一禁忌也体现了古人对家庭的重视与对亲人的关爱。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儿,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简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场荒芜孤独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照顾好自己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