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时候,每天都有不一样的讲究,正月初七更是藏着不少有趣的事儿。
你知道正月初七是什么日子吗?
这一天又有啥特别的习俗、美食和禁忌呢?
正月初七,在咱传统文化里,叫 “人日”、“人胜节”,也就是人的生日。
传说女娲造万物,初一到初六依次造了鸡、狗、猪、羊、牛、马,
初七才创造了人类,所以初七就成了人类共同的生日。
从汉朝开始,就有了人胜节的节俗,
魏晋以后大家越来越重视,唐朝时更是热闹,唐中宗每到人日都会大宴群臣 。
这一天的习俗可不少。
有些地方会根据天气来占卜吉凶,判断人类繁衍情况。
初七要是天气晴朗,那就是好兆头,预示一年出入平安,人口兴旺;
要是阴沉沉的,就可能有灾祸。
以前,人们还会在这天把人像贴在帐子上,保佑家人平安。
在北方,有一种活动叫 “顶八卦”。
让小孩头顶八卦,看能坚持多久,训练孩子耐心,
也盼着吉祥,祈求人丁兴旺。
古代还有戴 “人胜” 的习俗。
人胜是一种头饰,也叫彩胜、华胜。
从晋朝起,人们就会剪彩纸、镂金箔,做成花或者人的形状,
贴在屏风上,或者戴在头发上。
到了人日,女子们用彩纸、丝帛等材料做成小人形状戴在头上,也会相互赠送花胜 。
南方一些地区,人日有 “捞鱼生” 的习俗。
大家围坐一桌,把鱼肉、配料和酱料倒在大盘里,
站起身挥动筷子捞鱼料,一边捞还一边喊:“捞啊!捞啊!发啊!”
而且要越捞越高,图个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民间还有摊煎饼的习俗,这天要吃春饼卷 “盒子菜”,
还会在庭院摊煎饼,说是能 “熏天” 。
人日登高也是比较普遍的习俗。
和重阳登高避祸不同,人日登高是为了积极祈福,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
再讲讲正月初七的美食。
不少地方有吃面条的习俗,长长的面条寓意缠住岁月的双腿,有长寿的意思。
而且正月十七、二十七也被当作 “人日子”,
初七、十七、二十七,分别是小孩、大人和老人的 “日子”,
谁过 “日子” 就吃面条 。
在南方,人们会煮七宝羹。
用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各地用的蔬菜不太一样。
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等;
客家人用芹菜、蒜、葱等;
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等。
这些蔬菜都有寓意,像芹菜和葱代表聪明,蒜寓意精于算计,芥菜象征长寿 。
单县人初七早晨吃饺子,而且要现包现吃,
这叫 “捏老鼠嘴”,据说能防止老鼠祸害百姓 。
正月初七也有一些禁忌。
传说这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所以不宜动针线,免得冒犯女娲娘娘 。
水被看作财富象征,初七不宜洗衣,不然会把财富洗走,影响财运 。
这天也不能扫地,据说会扫走好运 。
传统观念里,初七哭泣会带来晦气,影响全年运势,
所以要保持好心情,用笑容迎接新的一年 。
正月初七的这些习俗、美食和禁忌,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你家那边正月初七有啥特别的讲究吗?#2025年俗闹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