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梅,今年38岁,出生在河南一个农村家庭。

初中毕业后,我就辍学了,因为家里实在负担不起三个孩子的学费,我作为家里的老大,主动让出了继续读书的机会,让弟弟妹妹去上学。

18岁那年,我跟着村里的人外出打工,在一家服装厂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张强。

张强比我大两岁,家境也不富裕,但他人老实可靠。



我们恋爱了三年,最终在家人的撮合下结婚了。

婚后,我们在村里盖了一栋小平房,后来为了更好地生活,我和丈夫商量着创业。

经过多方考察,我们决定种植草莓。

种草莓虽然辛苦,但收益不错,靠着这块草莓地,我们家的日子逐渐有了起色。



如今,我和丈夫有两个孩子,儿子上小学三年级,女儿还在幼儿园。

丈夫家里还有一个弟弟,也就是我的小叔子张明。

他比丈夫小五岁,从小受到父母的宠爱,性格比较随性。

张明没读多少书,后来在镇上找了份工作,结了婚,有了孩子。



平时我们和小叔子一家走动不算多,但也算和睦。

这个腊月二十二的事情,却让我对他有了新的看法。

事情的起因,说到底就是草莓。

每年腊月,我们的草莓园都会迎来旺季。



因为草莓香甜可口,深受大家喜爱,尤其是春节前,很多人都会买草莓送礼。

今年也不例外,虽然天气冷,但每天都有不少人专门开车来采摘。

我们按市价卖草莓,每斤10元,客人们采摘完后直接称重付款。

腊月二十二这天,小叔子张明带着妻子和孩子来了。他进门的时候,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嫂子,强子呢?”



“他去镇上送货了,还没回来。”我一边招呼他坐下,一边端出刚煮好的饺子,“正好快中午了,吃点饺子再去地里吧。”

张明摆摆手,“不急不急,我们就是带孩子过来摘点草莓,顺便让孩子玩玩。”

听他这么说,我也没多想,毕竟家里人来摘草莓是常有的事。吃完饭后,我带着他们一家去了草莓园。张明的妻子李霞性格开朗,边摘边跟我聊天,孩子们则在田垄间跑来跑去,笑声不断。



过了一个多小时,他们摘了满满两大筐,一共50斤。张明笑着说:“嫂子,这草莓真不错,个头大,香味也浓,拿回去给亲戚朋友尝尝,肯定都喜欢。”

我点点头,拿出称来称重,“一共50斤,10块一斤,500块。”

张明愣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嫂子,咱是一家人,跟我还算这个?”

我也愣住了。平时亲戚们来买草莓,有时候我会象征性地便宜一点,比如九折或者送几斤,但从来没有全送的道理。毕竟草莓种植成本高,人工、化肥、薄膜、暖棚这些加起来,一斤草莓的成本就要四五块钱。

我尽量语气缓和地说:“小明,不是嫂子小气,这草莓种起来不容易,这还是按市价算的。”

张明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嫂子,我带孩子过来摘点草莓,你竟然还要钱?你这也太不近人情了吧!”

我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顿时有些不知所措。“小明,咱们家种草莓是为了赚钱过日子,不是为了送人的。你要是觉得10块贵,我可以算你8块一斤。”

他却冷笑了一声,“嫂子,你这话让我听着真不是滋味。咱们是一家人,你眼里就只有钱?我摘草莓是拿去送亲戚的,又不是拿去卖,你还要按市价收我钱,真是没把我当家人。”

听到这话,我心里一阵酸楚,但还是忍着气说:“小明,不是嫂子不讲情面。你说咱们是一家人,可你知道这一年下来,咱们种草莓有多辛苦吗?这500块钱,我真不是想赚你的,是咱们家自己的劳动所得。”

张明不再说话,脸色铁青。他的妻子李霞赶紧打圆场,“小梅姐,小明就是嘴快,他不是那个意思。草莓确实好,我们付钱就是了。”

但张明却一把拦住她,冷冷地说:“不用了,咱们摘的草莓不要了。”说完,他气冲冲地拉着孩子就走了,李霞连忙跟在后面,远远地回头对我说:“姐,别生气,小明就是那脾气。”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心里五味杂陈。

晚上丈夫回来了,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他听了以后,眉头紧锁,“小明是不是太过分了?咱们种草莓不容易,他怎么能这么说话?”

我叹了口气,“他可能觉得,咱们是一家人,我不应该收他钱吧。”

丈夫沉默了一会儿,说:“他就是习惯了。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爸妈总是让着他,他从来没觉得什么事情需要自己承担。现在结了婚了,还是改不了这个毛病。”

第二天一早,婆婆知道了这件事,特意打电话过来说:“小梅啊,小明那孩子脾气急,不会说话,你别往心里去。他要是真想要草莓,你就送他一点吧。”

听到婆婆这么说,我有些委屈,“妈,这不是一斤两斤的事,他摘了50斤啊!咱们家靠这个过日子呢。”

婆婆在电话那头叹了口气,“哎,我知道你们辛苦,小明是太不懂事了。我回头说说他,你别生气,家和万事兴嘛。”

挂了电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后来过了两天,小叔子又来了。这一次,他一个人来的。进门后,他显得有些不自然,低着头说:“嫂子,那天我态度不好,对不起啊。”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主动来道歉。他继续说:“我想了一下,你说得对,草莓是你们辛苦种出来的,我不能理所当然地占便宜。这样吧,那天摘的草莓,我还是按10块一斤给你钱。”

听到这话,我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我笑着说:“小明,嫂子不是想跟你计较钱的事。咱们是一家人,互相体谅最重要。以后你要是想摘草莓,提前跟嫂子说,嫂子肯定给你优惠。”

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嫂子,谢谢你。”

看着他的笑容,我心里的那点怨气也彻底散了。家庭里的矛盾,说到底不过是沟通的问题。只要彼此愿意退一步,很多事都能迎刃而解。

今年的春节快到了,我和丈夫还在忙着打理草莓园。虽然日子忙碌,但一家人和和睦睦,我觉得这样的生活就已经很幸福了。

家人之间,不是没有矛盾,而是需要多一份理解和包容。真正的家人,不是让彼此理所当然地付出,而是懂得珍惜对方的付出。这,才是一家人该有的样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