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翎谕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前言

当年满怀憧憬嫁到北方,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

从嫁过来到现在,不要彩礼、不嫌条件差,和公婆同住四年没说过一句怨言。

家里大事小事从不含糊,带孩子、做家务、照顾公婆,这些年我都尽心尽力。

今年过年前,母亲寄来的一包腊肠,婆婆竟然嫌脏、不健康,说全给扔了。

然而弟媳一句“妈,腊肠还有吗”,我才明白婆婆偏心下的满口谎言。



01

那时的我,还是个刚毕业的南方姑娘,在一家私企做会计,对爱情满怀憧憬。

“小婷,我在北方等你,这里的一切都很适合我们的未来。

虽然条件不是最好的,但我保证会让你过上好日子。”

看着晓东发来的消息,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我们是在一次企业培训中认识的,他温柔细心,总是默默地为我考虑。



即使相隔千里,他每天都会按时给我发消息,叮嘱我天冷多穿衣服,下雨要带伞。

母亲知道我要嫁去北方时,放下了手中正在择的青菜,眼里闪过的担忧,

“闺女,你要想清楚啊,那边气候不同,风俗也不一样。



听说北方冬天冷得很,零下二十多度,你从小在南方长大,受得了吗?

而且你一个人在那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会不会太难?”

“妈,我相信晓东,他对我很好的。”我握着母亲布满老茧的手,语气坚定。



其实我心里也有些忐忑,但对晓东的信任胜过了一切顾虑。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网上查找北方的气候、风土人情,想象自己适应新环境的样子。

晓东家境一般,父母都是普通工人。

谈婚论嫁时,他支支吾吾地说彩礼的事,说家里条件不好,可能拿不出太多钱。



我看出他的难处,主动提出不要彩礼,这让他既感动又愧疚。

母亲知道后,一个人躲在厨房抹眼泪,然后悄悄把自己积攒的五万块钱塞给我做嫁妆。

“傻闺女,远嫁就是远嫁,总得给自己留条退路。这钱你自己收着,不要告诉婆家。”



母亲的话里藏着深深的担忧,那一刻我鼻子一酸,紧紧抱住了她。

对于一个南方母亲来说,让女儿远嫁到陌生的北方,需要多大的勇气。

从南到北,跨越了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坐在北上的火车上,我看着窗外渐渐变化的景色,一点点变得陌生。



结婚那天,我穿着并不昂贵的婚纱,站在北方刺峭的寒风中。

看着晓东激动的眼神,心里满是甜蜜,我想只要有爱情,一切都值得。

婚后的日子,像是一面慢慢擦亮的镜子,照出了许多婚前看不到的现实。

刚开始,我还天真地以为,只要自己多付出,就能融入这个新家庭。



第一次发现婆婆偏心是在一个寒冷的周末午饭。

那天外面飘着小雪,我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菜,特意挑了新鲜的大虾,想给晓东做他爱吃的虾仁炒蛋。

谁知小叔子突然回来,婆婆立刻起身去厨房,很快端出一盘我买回来的大虾,炒得金黄诱人。



“小强最爱吃虾了,快尝尝,这虾可新鲜呢。”婆婆脸上洋溢着慈爱的笑容,完全忘了这虾是我买的。

我愣在那里,看着婆婆夹了最大的一只虾放进小叔子碗里,又给他盛了一碗热腾腾的汤。

晓东坐在一旁,低着头扒饭,眼神有些躲闪。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但还是选择沉默。



这样的场景在后来不断上演,过年置办年货,婆婆也是先给小叔子家准备好,才想起来问我们要不要带点。

弟媳小雅进门后的待遇比我好多了,记得她第一次来家里,婆婆热情得像换了个人。

特意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连窗帘都换上了新的。



“小雅啊,你喜欢吃什么?阿姨给你做,我做的饺子可好吃了,你要不要尝尝?”

那温柔的语气,让我恍惚间以为自己听错了。

有一次,我在楼道里无意中听到婆婆和邻居聊天:“我家小强找了个好媳妇,懂事又能干,家里家外都打理得好。

不像我家老大那个,一点都不会来事,整天就知道工作。”



后面的话她没说完,但那语气里的嫌弃,刺得我心里发疼。

我站在楼梯口,攥紧了手中的菜篮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晓东也察觉到了这些,有时会悄悄安慰我:“妈就是这个性格,你别往心里去。她年轻时候吃过苦,所以对小强特别疼爱。”



但我知道,他心里也不好受,特别是看到婆婆对小叔子一家嘘寒问暖的时候,他的眼神里总带着一丝失落。

那时的我,还天真地以为,只要付出真心,总能换来婆婆的接纳。

但这些努力,就像石头投进了深井,连个水花都看不到。



02

刚结婚那会儿,我和晓东因为经济原因,只能和公婆住在一起。

那是一套八十平米的老房子,客厅狭小,墙纸发黄。

但对我们来说,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已经很知足了。

怀孕是在结婚半年后,那天查出来的时候,晓东紧紧抱着我,眼里闪着泪光。



“小婷,对不起,让你在这样的条件下怀孕。”我摸着他的后背,反而安慰起他来,“傻瓜,有你在就好。”

可惜现实总是不如想象中美好,怀孕反应大得厉害,我整日吐得昏天黑地,连水都留不住。

婆婆却视若无睹,每天早上依然准时出门跳广场舞,中午回来做饭时,也只是随便炒两个菜,连个汤都懒得熬。



有天早上特别想吃碗阳春面,婆婆听了却说: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娇气!我当年怀你们爸两个,什么都能吃。”

说完,她端着自己的早餐回了房间。

还好有晓东,他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等我醒来,热腾腾的面条已经放在床头。



晚上下班回来,不管多累,他都会给我捶腿、按摩,哄我睡觉。

生完孩子后更是辛苦,婆婆连月子都没让我好好坐,第三天就催着我下床走动。

说什么现在的女人太娇气,她那个年代,生完孩子第二天就下地干活了。



小果出生后,婆婆更是懒得搭理。白天我一个人带孩子,喂奶、换尿布,从早忙到晚。

每次孩子一哭,婆婆就摔门进屋,嫌吵。

我只能抱着孩子躲在房间里,一边给他喂奶,一边偷偷抹眼泪。



辛苦归辛苦,日子还得过。除了带孩子,我还要负责一日三餐。

每个月,婆婆还要收我和晓东两千块钱的生活费。

有时候看着晓东疲惫的脸,我心里又何尝不难受?



就这样艰难地熬了四年。直到去年,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小窝。

搬家那天,看着自己的新家,虽然只是个八十平米的二手房,但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终于能喘口气了。



小叔子结婚那年,婆婆跟变了个人似的。给小叔子张罗新房,直接掏了二十万装修款。

彩礼更是一掷千金,二十万都不带眨眼的。就连买家具,都是婆婆亲自陪着去,挑最好的牌子。



弟媳小雅怀孕的时候,婆婆把能买的补品都买了。

燕窝、阿胶、花胶,就连进口奶粉都是一箱一箱地往家里搬。

“儿媳妇怀孕,不能太委屈了。”婆婆总是这样说。

我站在厨房门口,心里泛起一阵苦涩。想起自己怀孕时,突然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小雅坐月子,婆婆把月嫂都请好了,自己还亲自去伺候。

每天变着花样给小雅准备月子餐,就连给小雅扎头发这种小事,婆婆都要亲力亲为。

等小雅生了个女儿,婆婆更是疯狂。

不但给外孙女买了一对金镯子、金手链,连衣服都是一套一套地添置。



“女孩子嘛,就是要富养。”婆婆常挂在嘴边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一次次划过我的心口。

反观我家小果,从出生到现在,婆婆连个玩具都没给买过。

就连过生日,也是敷衍地给了个红包了事。



看着小果羡慕的眼神,我只能把他搂在怀里,悄悄抹眼泪。

有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是不是我这个当儿媳的,真的哪里做得不够好?

可是回想这些年,我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该孝敬的一样没少,该做的家务也都做了。

却换不来一句暖心的话,得不到一个慈爱的眼神。



03

又是一年春节,北风呼啸,寒意刺骨。

站在窗前,看着天空中飘舞的雪花,思乡的情绪突然涌上心头。

“妈,今年放假晚,我和晓东商量了下,就不回去过年了。”



视频里,母亲的脸有些失落,但还是笑着说:

“也好,等天暖和了再回来。不过你们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多穿点衣服。”

挂了电话,我突然很想念家乡的味道。记得小时候过年,母亲总要准备一大堆腊肠、腊肉。



烟熏火燎的味道,是我儿时最深刻的记忆。

每到冬天,母亲就会把腊肠挂在厨房的房梁上,让寒风把它们吹得干透。

“叮咚”,手机突然响起快递提醒。打开包裹,浓郁的腊味扑面而来。



原来是母亲趁着快递还在运转,给我寄来了自制的腊肠和腊肉。

虽然不多,却让我瞬间红了眼眶。

拿出腊肠,深褐色的外皮上泛着油光,一看就是母亲精心腌制的。



她知道我最爱吃腊肠炒豆角,特意选了最嫩的腊肠。

两块腊肉也是上等的五花肉做的,肥瘦均匀,一看就让人食欲大开。

看着这些来自千里之外的家乡味道,我突然想到了婆婆。



虽然这些年她对我不怎么好,但过年了,也该给她送点。

挑了几根最粗的腊肠,我小心翼翼地包好,准备第二天送过去。

“婆婆,这是我妈特意做的腊肠,您尝尝。”我把腊肠递给婆婆,心里还带着一丝期待。



婆婆接过腊肠,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这让我心里一暖,觉得这个决定是对的。

临走时,我还特意叮嘱:“腊肠可以炒,很香。”

看着婆婆把腊肠放进厨房,我心里默默祈祷:

希望这份来自南方的心意,能让我们之间的隔阂少一些。



“婆婆,您把腊肠吃了吗?味道还可以吗?”三天后,我怀着期待去婆婆家。

谁知婆婆的回答却像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

“哎呀,那个腊肠看着就不干净,黑乎乎的,一看就不健康。我看着都倒胃口,全扔了。”



我愣在原地,眼泪瞬间涌了出来。那是母亲亲手腌制的,一根根用心晾晒。

连腌制的配料都是精心调配的,就这样,被随随便便扔掉了?

正在我伤心欲绝的时候,弟媳小雅突然从厨房探出头来:

“姐,你带来的腊肠还有吗?昨天妈给我尝了一根,可香了。我想着给孩子也尝尝。”



这一刻,我仿佛被雷击中,原来婆婆没有扔,而是全给了小雅。

那些说“不干净”、“不健康”的话,不过是找个借口罢了。

晓东知道这事后,难得地发了火。“妈,您这样做太过分了!

那是小婷妈妈专门寄来的,您居然说扔了,其实是给了小雅。

您知道小婷多想家吗?您知道她妈妈做这些有多辛苦吗?”



婆婆被晓东的态度吓了一跳,但还是嘴硬:“我这不是怕吃了不健康嘛。再说了,小雅喜欢吃,给她点怎么了?”

“怎么了?”晓东的声音有些发抖,“您这么多年对小婷的偏见,我都忍了。

但这次,真的太过分了。那不是普通的食物,那是小婷妈妈的一片心意!”



看着晓东通红的眼睛,我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这么多年的委屈,在这一刻全都爆发了。

“走,收拾东西。”晓东拉着我的手,“今年过年,我们回你家。让妈好好想想,为什么这些年,我们越走越远。”

走出婆婆家的门,寒风呼啸,但我的心里却莫名地轻松了。



也许有些东西,从一开始就错了。与其勉强维持表面的和谐,不如好好正视这道裂痕。

掏出手机,我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妈,我和晓东决定回来过年。”

电话那头,母亲明显愣了一下,然后欣喜地说:“好啊,妈这就去准备。”



挂了电话,我靠在晓东肩上,泪水悄然滑落。

这些年,我一直在努力融入这个家,却忘了,有一个地方,永远会无条件接纳我。

那就是,我的娘家。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