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本小说里,“主角”往往都是天选之人一般的存在,世间美好都与他们息息相关,他们理所应当得到最好的结局,若非如此,就难以让读者满意,因此《水浒传》就成了例外。
尽管《水浒传》中没有明确的主角,是一部群像戏,但只要是读过原著的人就会知道,无论其他角色有多亮眼,宋江始终是这本书绝对的核心,哪怕是梁山上那些奇人异士,也都认可他这个大哥。
(水浒传剧照)
可为何到头来宋江的结局却是悲剧,以至于《水浒传》的故事看起来都有些烂尾的意思,莫不是施耐庵江郎才尽,以至于写出如此虎头蛇尾的故事?
答案自然并非如此。
一、意气风发的好汉
正如前文提到的那般,《水浒传》故事的前半段无疑是精彩的,各路好汉集结的过程甚至与某些爽文有些相似之处。
比如那“武十回”“鲁十回”的剧情就让人热血沸腾,武松在景阳冈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些桥段都称得上是“火出圈”,哪怕是从未读过《水浒传》原著的人,也多半听过这些经典段子。
至于梁山的大哥宋江,他的经历虽然没有武松和鲁智深那么夸张,但也将“主角光环”诠释到了极致。
(武松断臂剧照)
比如他在柴进府上遇上武松的时候,武松就一度要揍他,那壮汉可是连猛虎都不怕的狠角色,可一听柴进说对方是宋江,他顿时就认了怂。
只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
足见宋江的名气有多大。
后来宋江又落入戴宗手里,那戴宗起初也要欺负宋江,只道这黑矮杀才,不识抬举,可后来一听对方是宋江,也瞬间化身迷弟,甚至还不惜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与宋江一同落了草。
还有宋江在揭阳镇的经历,也是如此,不论这家伙走到哪,总会有人卖他脸面。
甚至还不仅仅只是江湖中的豪杰卖他面子,甚至必要的时候,就连神仙也会出手救他。
比如征田虎时,乔道清施法让平原变为大海,武松、鲁智深等人也被乔道清抓走,宋江则持剑在手,有自刎归天之意,此时正是一位神仙将他救下。
说是:“宋江等已掣剑在手,都欲自刎。猛见一个人走向前来,止住众人道:‘休要如此,众人勿忧。我位尊戊己,见汝等忠义,特来克那妖水,救汝等归寨。’众将看那人时,生得奇异,头长两块肉角,遍体青黑色,赤发裸形,下体穿条黄裈,左手执一个铃铎。那人就地撮把土,望着那前面海大般白浪滔天的水,只一撒,转眼间就现出原来平地。对众人道:‘汝等应有数日灾厄。今妖水已灭,可速归营。’”
(梁山群雄剧照)
我们常用“如有神助”来形容一个人运气好,而宋江则是真有神助,这样的一个人,如何能不得到圆满的结局?
可事实就是如此,他的结局不仅不圆满,反而可以说是十分凄惨。
二、悲剧收场的贼寇
故事进入征方腊的篇章时,梁山群雄就失去了“不灭金身”一般。
就拿武松来说,在此前的剧情中,他又何尝不是如同主角一般的存在,哪怕是景阳冈面对那吊睛白额大虫,他也丝毫不慌,只三下五除二将那猛虎打成一滩肉泥。
在后续的剧情中,武松即便吃亏,也总能笑到最后,可到了征方腊,面对郑彪时,他却被那包道乙偷袭,被斩断了一条手臂。
武松尚且如此,其他的好汉就更不用说了,征方腊结束之后,已有半数兄弟死去,即便是活着回到朝廷的人,也难逃脱鸟尽弓藏的命运,主角宋江就被皇帝赐了毒酒,最终毒发身亡。
书中留下的那首《满庭芳》也讽刺至极。
(梁山兄弟剧照)
只道是:“罡星起河北,豪杰四方扬。五台山发愿,扫清辽国转名香。奉诏南收方腊,催促渡长江。一自润州破敌,席卷过钱塘。抵清溪,登昱岭,涉高冈。蜂巢剿灭,班师衣锦尽还乡。堪恨当朝谗佞,不识男儿定乱,诳主降遗殃。可怜一场梦,令人泪两行。”
起初意气风发的好汉们,最终只留下两行泪,当真是可悲。
但作者为何要写出这般让人不痛快的剧情?
其实你看后来的水泊梁山被谁占领了,也就明白了。
三、梁山泊的主人
宋江等人死后,梁山泊的主人换成了谁?
诸如《水浒后传》《惨水浒》《荡寇志》等对于《水浒传》原著剧情续写的作品中的设定自然是不作数的,这里只谈《水浒传》原著中的设定。
不卖关子,后来的水泊梁山其实还是由宋江等人掌管,只是此时的他们已经换了一个身份,或者说,已经压根不是“人”了。
当宋江归天之后,皇帝就做了个梦,接着他们二人之间有这么一段对话:“宋江奏曰:‘此是臣等旧日聚义梁山泊也。’上皇又曰:‘卿等已死,当往受生于阳世,何故相聚于此?’宋江奏道:‘天帝哀怜臣等忠义,蒙玉帝符牒敕命,封为梁山泊都土地。因到乡中为神,众将已会于此。有屈难伸,特令戴宗屈万乘之主,亲临水泊,恳告平日之衷曲。’上皇曰:‘卿等何不诣九重深苑,显告寡人?’宋江奏道:‘臣乃幽阴魂魄,怎得到凤阙龙楼。今者陛下出离宫禁,屈邀至此。’”
(宋江剧照)
你看,梁山兄弟们都成了土地公,也就算是成仙了。
如此看来,宋江早年间得九天玄女传授《天书》的桥段就值得玩味了,莫不是他早已洞察了天机,知道自己最终的结局,才会带着兄弟们去送死?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的种种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