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多年前,在央视节目《半边天》上说出“我宁可痛苦不要麻木”的陕西农妇刘小样,最近又与主持人张越重逢了。她们在洱海边畅聊,带着故事、眼泪,以及更多的力量与勇气。
20多年后,刘小样仍让人感动和难忘。“很多人说和自己握手言和,我不要做这样的人,我要拿石头打磨我这块石头。”面对镜头,她坚韧的眼神没有改变,笑容依旧明亮,“用石头磨石头可是很疼的,可是我不怕,真的,我不怕。”
像西西弗斯一样不断推石头上山,不断重来,不断用石头打磨自己,不断与生活对抗。这个关中平原上的现代版娜拉,也让人想起美国作家芭芭拉·金索沃笔下那些野性而强韧的女人。这位斩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终身成就奖的作家,总能以其馥郁绵密的笔触,在贫瘠的日常中开拓丰沛的力量,写出独属于女性的“狠与美”。
在金索沃的小说《蝴蝶烧山》中,女主人公黛拉罗比亚就是一个像矿石原石一样的女人。在她的一生中,廉价的事发生了一件又一件。在她漫长到几近停滞的人生“打磨期”的末尾,一片被误认的异象般的山谷火湖,与迁徙途中如同神迹的蝴蝶群落,终于让她的生活开始松动。
“她心里只剩下一条指令:逃跑。”
她决定不再做被困的女人,只绕着孩子和羊羔打转。她决定出走,决定奔向更大的世界。她开始以本地向导和助理的身份,加入了专门研究帝王蝶异常迁徙的科研团队。过去那双熟练修剪羊毛、烹煮食物的手,开始一点点学习如何使用精密仪器,如何为蝴蝶测量体温、制作蝴蝶样带,以及,处理蝴蝶尸体。
到了小说结尾,黛拉罗比亚终于如愿离开了丈夫,带着两个孩子与最好的朋友一起前往另一座城市。她要去读大学,她要过一种不同于过往的生活。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给了这部小说高度赞誉,认为“芭芭拉·金索沃以科学家对细节的关注和作家对不同人群的同理心,在《蝴蝶烧山》中勾画出一位年轻女性人生的转变和心灵的迁徙,同时她也了解到这个世界的现实问题,并在这个世界里张开了她新的翅膀。”
娜拉,刘小样,黛拉罗比亚……她们从来不是主流叙事里温良恭俭让的“好女人”,她们敢爱敢恨敢出走,甘之如饴地做着“不服”的女人。当然,她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她们的生活松动摇晃,可她们人生版图却也随之变得开阔、丰繁。
本期荐阅:
芭芭拉·金索沃《蝴蝶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