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我说,有一个写作诀窍,叫“文如其人”,你会怎么想?你会觉得,这不是一个很正常的事吗?但凡一个形象正面的作者,都会得到这样的形容,比如苏轼、欧阳修,比如巴金、鲁迅,仔细扒拉一下文学史,会发现文章写得好但人品挺差的作家,其实只占少数,主流作家群的名声,都还算是挺好的。

  “文如其人”出自苏轼《答张文潜县丞书》,这4个字强调了文章风格与作者性格之间的关联,意思是什么样的人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文章。但文章的写作是有技巧性的,是个熟能生巧的手艺活儿,通过文章来塑造或者掩饰点什么,是作家的基本功夫,所以聪明的读者,都不会盲目相信写作者,唯有那些能通过读者质疑的作家,才真正配得上“文如其人”这个成语。可又有多少读者愿意去跟作者较真呢,读者更愿意选择去相信作者。

  一些具有强烈自省意识和批评精神的作家,对“文如其人”抱有怀疑态度,比如托尔斯泰在《忏悔录》里就说,他所观察到的作家,“大部分是坏人,毫无品格”,由于和这些人接触,“我身上滋生了一种恶习——与日俱增的高傲和疯狂的自信”;巴金在《随感录》中也写到过,“……我对自己的表演(即使是不得已而为之吧),也感到恶心,感到羞耻”;王朔在《我看王朔》中,通篇都对自己猛烈开炮,“为什么王朔往往给人俗的感觉,他那粗语村言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在小说中那些看似花里胡哨的都市情景下流露出的极其陈腐、极其庸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莫言说过,“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作家们批评起自己,下手往往比别人要狠,客观来看,这也是作家追求“文如其人”的一个表现,想把自己与作品与观念融为一体,也主动推倒来自批评家与读者共建起来的那道高墙。但从那些作家自我批评所产生的年代与背景来看,很多时候,他们的言行,有的属于自揭疮疤,但有的也更接近于一种对读者或者媒体的取悦,抑或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不可否认他们的言语是真诚的,但在真诚的背后也藏有多元的诉求,于是人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作品是作品,人是人,不能因为作品的好坏臧否作家,也不要因作家的人品影响到对作品的评价。

  既然“文如其人”是个泛泛的说法,既然很难有写作者真正高契合度地实现“文如其人”,那这4个字还有意义吗?当然是有的,“文如其人”应当成为一个价值观,一种属于写作群体的本能追求,一个大体上不会错的方向。但在具体的执行层面来说,“其人如文”虽然更具压力感,实现的难度颇高,可如果想较快实现自己思想境界与表达水平的提升,用“其人如文”取代“文如其人”,或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我在过去二三十年的写作过程里,一直努力贴近“其人如文”,虽然进步缓慢,但整体感觉上还是一直有收获感,这点小小的经验我愿意分享出来。


  视觉中国供图

  “其人如文”首先是对自己的高要求。写作者想要通过作品获得读者的青睐,无不各展其能,有的以才华动人,有的以诚挚感人,有的以抒情感人,有的理性警人……无论什么风格的写作,只要想取悦读者,都会有拔高的成分,以期获得更多的共鸣,因此作品的高度,往往是略高于作者的高度,这决定了作品完成之后,作者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分开看待,作品归作品,放逐社会,人归人,回归生活;二是人跟着作品走,按照作品的标准要求自己,如果达不到,就会产生自责,并在羞愧感的鞭策下进行蜕变。前一个选择容易,作者容易潇洒自如,后一个选择艰难,因为作者要拔着头发提升自己,踩着自己设定的要求与标准,拾步而行。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位作家在文章中,说自己很爱洗碗、拖地等家务活,那么他就有必要“其人如文”,文章中怎么写的,自己就怎么去做。如果他表态自己尊重女性、爱护儿童,那自然就要身体力行,在态度与细节方面,力争去做到最好。再延展开来说,写作者在作品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如果是自己提倡或追随的,就应在生活里践行,如果是自己摒弃或批判的,就该弃之如敝屣。当然这并不是一个硬性的要求,也没人来进行细致的监督,这完全取决于写作者的自我要求与约束,所谓在看不见的地方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品行,如果一个写作者始终贴着“其人如文”的线路走,那么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文如其人”的评价会自然而然地到来。

  对于自认为笨拙或者说缺少足够才华的写作者来说,“其人如文”是一个成长与进步的捷径,因为有了这个清晰的诉求,作者在写作时就会主动地去除妄语与张狂,那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会突兀地出现在文章里,那些不易产生信服力的话语,就不会被随意地敲打出来。在写作时,人就会拥有一种谦卑的姿态,把自己放在一个较低的位置,去仰望,最不济也是站在一个平等的地方,去平视,哪怕出于行文需要,必须俯视时,也要有悲悯与克制,避免嘴脸难看。

  有说法称,文字的神奇之处,在于仅仅需要一两百个字,就能看出作者的文字水平和气质修养,这有点儿夸张,但也有充足依据。在如何组织这一两百字的时候,作者的内在,就开始发生诸多的“化学反应”,措辞、情绪、观点等,在瞬间互相碰撞交织,最后呈现出来的,其实就是作者在最大化努力之后得到的成果,这个成果其实就是作者的样貌。如果一直追随“其人如文”的观念,作者与文字就不会产生较大的分裂感,如果作者能在生活与写作这两者之间找到自洽的方式,那么无论其进行何种类型与题材的输出,都不大会有自相矛盾的状况产生。

  当然,对于一些大师级的作家来说,人与文字的强烈反差,会衍生出经典,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弗朗西斯·培根、卢梭、太宰治等,他们与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个人际遇也有密切联系,无论用“文如其人”还是“其人如文”,都是无法框定他们的。我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的是,对于无缘成为经典作家的创作群体而言,写作与作品所能起到的价值,更多层面是出于使自己拥有一项技能,以及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些。所以这决定了写作者要“把自己作为方法”,让作者与作品形成互动关系,并且在两者的积极沟通中,挖掘一些潜在的能力与能量,这样,或会让作者对写作这项劳动有新的发现,亦会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投入到这项劳动中去。

来源:中国青年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