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后,有177位将军被称之为共和国的开国中将。他们都是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赫赫战功的军事战将,同时还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建设者,国防力量的骨干。

177位开国中将,并非全部都是作战型的军事将领,还有优秀的政工干部,杰出的后勤工作者,以及少数在其它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他们都获得了共和国的中将军衔。

作战型的开国中将,其中综合战术指挥水平较为突出的有梁兴初,王近山,陶勇,王必成,郑维山,吴克华,吴瑞林,吴信泉,周希汉,聂凤智等开国中将,都是属于战术指挥型的将领。



梁兴初是万岁军的军长,战术指挥能力突出,在解放时期的东北战场上,指挥部队阻击廖耀湘兵团,个人能力得到了罗荣桓的称赞。在新中国成立后,梁兴初又成为朝鲜战场上的主力战将,由他指挥的第38军是抗击西方列强的尖刀,在二次战役中重击美帝军,从而赢得了万岁军军长的称号。

虎将王近山是为数不多,与开国上将齐名的开国中将。在解放战争时期,王近山与上将陈锡联都是刘邓大军的重要成员,由于当时二人率领的纵队,包括个人的战术能力,在中原野战军都是属于佼佼者,故此被世人称赞中野两朵金花。

陶勇与王必成是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战场上大名鼎鼎的华野三虎,另一虎将是上将叶飞。这两位开国中将不仅是大将粟裕的爱将,同时还为促进华东地区的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想必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陶勇与王必成的军事能力,完全具备指挥一个兵团作战,但在名将辈出的第三野战军,他们二人最终落选。不过,在后来的朝鲜战场上,两位将军都曾代理过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一职。

郑维山是开国上将杨得志麾下的第一虎将,任职第三纵队司令员,第63军军长。在解放时期的华北战场上经历了不少硬仗恶仗,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让他在后来的抗美援朝时期,代替杨成武将军,出任志愿军第20兵团的司令员。

吴克华,吴瑞林,吴信泉都是作战型的开国中将。

这三位将军都是来自解放时期的第四野战军,吴克华是第41军的军长,参与指挥了著名的塔山阻击战,由他领导的第41军还是第四野战军的五大主力之一。



吴瑞林是第42军的第二任军长,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就是在朝鲜战场上,率领第42军扬我国威,一举成就了第42军小旋风的称号。

吴信泉是第39军的第二任军长,还是一位外战名将。在朝鲜战场上,就是他领导指挥第39军,首战云山,是第一个与美军交手的志愿军名将。在之后的第二次战役,第三次战役,第四次战役,由吴信泉领导的志愿军第39军,在军事上都予以重创敌人,是唯一一位得到美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称赞的中国名将。

周希汉是大将陈赓麾下的第一战将,曾任职第13军军长,该军在他的带领下,参与了渡江战役,南下追歼敌军,参与了广州战役,西进云南,参与了滇南战役。从周希汉将军的征战足迹来看,他绝对是177位开国中将当中,征战比较远的一位名将。与此同时,在这过程中,他还俘虏了大批国军高级将领,创造在解放战场上俘虏敌将数量最多的纪录。

聂凤智是来自解放时期的第三野战军,曾任职第27军军长,是开国上将许世友麾下的第一猛将。聂凤智是一位比较全面的开国中将,他不仅擅长陆战,同时还擅长空战,海战。



在抗美援朝时期,聂凤智指挥志愿军空军迎战米国空军,击落美机37架,击伤7架,志愿军空军被击落12架,击伤14架。

在1955年,聂凤智指挥空军,海军协同作战,对大陈岛及其周围岛屿进行了7次轰炸,投弹1600余枚,为解放军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列岛清除了来自天上和海上的威胁。

以上十位开国中将,都是战术指挥水平比较突出的开国将军。那么大家觉得,这十位中将,谁的指挥水平更强一些呢?

欢迎留言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