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怀化市会同县城北学校校长饶菊芳:让每一个生命热烈生长
潇湘晨报记者金剑 李佳琪 黄珺
从会同县城往北去,是一片崭新的土地。
在这片土地上,各种生命热烈地生长着。蒲公英长出来了,水稻、玉米也长起来。跟着,一幢幢教学楼也冒出头来。
几年时间,城北学校成长迅速,已发展成会同教育的一股中坚力量。校长饶菊芳尽心耕耘,校园里的每一块砖、每一棵树、每一个孩子,她都用心呵护。
“这里的每个生命都在热烈生长。”饶菊芳说。
阅读是生活
“城北学校的书柜里永远缺一本书。”饶菊芳说。其实,学校里各种图书已有三万余册,人均可达八册左右。但在她看来,书永远都不怕多。
饶菊芳自小就喜欢读书。放学回到家,父亲喊她帮忙干活,她会说:“我要看书去。”父亲也“惯”着她,任她去“偷懒”。
因为阅读,饶菊芳的性格变得开朗,处事也变得从容。她最喜欢读杨绛:“我从杨绛先生的文字里,读到了从容与淡定。”
饶菊芳读了不少与教育有关的书,这些书是她管理学校的理论基础。接手城北学校后,她想为这所学校打造独有特色。走足球路线?深耕民族文化?建设书香校园?……一筹莫展时,她读到了《李镇西校长手记》,其中一篇文章《我想办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令她茅塞顿开。
受这篇文章启发,饶菊芳有了自己的教育梦想——办“和乐教育”,即和而不同,各得其乐。学校不强调办学特色,每个孩子在这里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的快乐:爱好足球的孩子能开心踢球;热爱阅读的孩子,学校为他们提供书籍;喜欢数学的孩子组成兴趣小组……
此外,饶菊芳还关注了一大批名校长、名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上的信息更加新鲜,做法也更具体。”她说。
重庆谢家湾学校的“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素质教育育人模式,饶菊芳先在公众号上读到,深觉跟“和乐教育”不谋而合,于是第二年,她就带着团队去到现场学习;北京一所学校在公众号上发布了“阅读存折”的做法,她觉得有趣,便马上引入城北学校。
展示是习惯
“展示是习惯。”这是饶菊芳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认为,学习需要展示,展示亦是学习。
为了给孩子们创造展示机会,学校每年都会举行“故事大王”选拔赛。经过班级、年级、学校层层选拔和考验,孩子们既展示了自己的口才、学识、仪表,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饶菊芳印象最深的“故事大王”,是一个曾经非常胆小的女孩。“她的名字叫舒毓茜。”
一次偶然的机会,饶菊芳从一位班主任那里听说舒毓茜想当“故事大王”,但她非常胆小,不敢报名参加海选。饶菊芳找到舒毓茜,请她来校长办公室进行“特训”,帮她克服心理障碍。“特训”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舒毓茜每天来校长办公室给校长讲故事;第二阶段,她在课间休息时到走廊上给大家讲故事。经过这番训练后,舒毓茜成为“故事大王”便是水到渠成。
对于热爱足球的孩子来说,足球场是他们展示的舞台。采访时,学校的足球场正在翻修,堆满了待换上的人造草皮。“孩子们喜欢踢足球,天天在球场上翻滚,能不烂得快吗?”饶菊芳的“责备”中满是自豪。
因为足球氛围好,城北学校的足球队一路高歌猛进,踏进全省前五名。一次,球队要去新晃比赛,队员们邀请饶菊芳去现场看比赛,她欣然前往。“虽然不懂球,但我一定去;哪天需要我,我就哪天去!”那几天,她和队员们同吃同住,为队员们喝彩,给队员们递水。
饶菊芳的支持,孩子们都记在心里。在一次比赛过后,学校足球教练杨成和孩子们送来一件珍贵的礼物——城北学校全体足球队员签名的球衣。饶菊芳将这件球衣装裱好,挂在自己的办公室。每每抬头看见,她的内心都满是幸福。
城北是阵地
这几年,总有外地的学校邀请饶菊芳去任教。对此,她都会一一拒绝。“因为我是会同人,我想办好家门口的学校。”城北学校,是饶菊芳实现教育理想的阵地。
饶菊芳记得刚刚踏进这所学校时,放眼望去,只有一座孔子雕像已经建好。她绕着雕像走了几圈,念着《论语》里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她后来回忆,之所以把“学思行”作为“和乐教育”的核心理念,根源就在这里。
饶菊芳不断积累,扩展了“和乐教育”的内涵,倡导学校、家长、孩子“三位一体,形成“城北经验”。每逢双周的星期五,学校会邀请家长来学校给孩子讲讲自己工作领域的知识:曾经在尼日利亚做厨师的家长,来给孩子们讲美食;做烤月饼的家长,带孩子们做月饼……
饶菊芳主持了怀化市家校共育名校长工作室、怀化市示范性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会同县饶菊芳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遍布怀化各区县。她带着工作室成员去各地交流时,总是会介绍“城北经验”。
这些经验,犹如蒲公英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又从城北学校出发,跟着饶菊芳团队的脚印,在各地生根发芽。
这时,不强调办学特色的城北学校,也有了自己的特色——百花齐放。
来源:潇湘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