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水利部消息,近日,水利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组织相关省份及有关技术单位历时3年完成了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综合划定了全国地下水超采区,摸清了当前全国地下水超采状况,分析了10年来变化情况,反映了近年来国家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的成效。
本次划定工作充分利用水利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共34929眼监测井监测数据,充分调动200余家单位、2000余名技术人员,全国共划定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区面积26.76万平方公里,其中浅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14.43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麓及吐哈盆地、黄淮地区、河西走廊、京津冀平原、西辽河流域、鄂尔多斯台地、汾渭谷地、三江平原等;深层承压水超采区面积13.27万平方公里(深浅层重叠面积约0.94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黄淮地区、京津冀平原、辽河下游平原等。
与2015年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结果相比,近年来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总体来看,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总体下降,超采量、超采程度显著降低。超采区数量减少,存在超采的省份由21个减少为18个。超采面积有所减少,本次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较上一轮减少1.95万平方公里,减少6.8%。超采量大幅下降,本次地下水超采量较上一轮减少50.3亿立方米,减少31.9%。超采程度显著降低,严重超采区面积较上一轮减少8.83万平方公里,减少51%。
编辑 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