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苏定伟 摄影报道

“经过激烈角逐,蓬安满山红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摘得‘果王’桂冠。”1月20日下午,四川南充川渝柑桔种业园区博览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果王”评选大赛,大赛吸引了18家柑桔经营主体参加,引起了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号称柑桔界的“211”和“985”,南充“果城”称号名到实归。


“果王”评选现场

大赛评委由职能部门领导、技术专家、大学教授、资深记者等组成,特邀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栽培与生理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现代柑桔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淳长品教授为嘉宾评委,经过评委细致观察、精心品鉴、客观打分,果品外观品相、内在品质等综合评分,蓬安满山红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选送的柑桔成为“果王”。“果皮光滑细腻、色泽鲜亮,果肉细嫩、汁多。”专家们表示,其获得“果王”称号当之无愧。


种了40多年柑桔的老潘获得“果王”称号

南充:柑桔的故乡

南充,位于嘉陵江畔中游,别称“果城”。早在夏朝时期,南充就被称为“果氏之国”。《汉书》记载“阆中有桔官。”到了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蜀汉、江陵(今南充市高坪区江陵镇)千树桔”,2000多年前,南充就已经开始种植桔子。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因为南充城西有盛产黄果(广柑)的果山,于是定置“果州”,“果城”的称谓便由此而来,流传至今。到了20世纪60年代,南充的柑桔总产量累计超过7万吨,远销苏联和东南亚等地。如今,南充晚熟柑桔种植面积已达80万亩,柑桔种苗供应能力1000万株以上,均位列全省第1。

南充地处“北纬30度”,是晚熟柑桔黄金纬度线,是全国晚熟柑桔优势区,得益于嘉陵江的沃土、充沛的雨水和宜人的气候,南充,柑桔“北纬30度的味觉奇迹”之地。淳长品教授高度评价南充晚熟柑桔产业发展成效,认为规模大、水平高、品质好,果品口感佳、品相好,本色橙红,自然成熟,晚熟柑桔正宗,“虽然家里不缺柑桔,但还是很想买南充柑桔。”

南充市农业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魏毅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对南充柑桔的历史和地位,业内有一个“211”和“985”的形象说法:所谓“211”是指:2000 多年栽培历史、 100万亩柑桔面积、大众欢迎的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 100 强;所谓“985”是指:拥有 9 大优良品种(春见、大雅、不知火、血橙、 沃柑、青见、爱媛、锦橙、西凤脐橙)、80 万亩晚熟柑桔,拥有“ 中国晚熟柑桔之乡、中国甜橙之乡、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柑桔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国家中上游柑桔产业带”5张国字号名片。

小果果长成大产业

眼下,正是柑桔成熟的时节。南部县东坝镇大乘庵村一望无垠的晚熟柑桔产业园里,但见黄澄澄的柑橘如小灯笼般喜气盈盈地挂满枝头。果农们抢抓晴好天气,采摘、装运柑桔,果商纷至沓来、争相订购,呈现出一幅产销两旺的喜人景象。小小柑桔,已成为富民兴村的大产业,南部县柑桔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园里采摘的柑桔搬运到路边

8年前,这片柑桔园还是沙石遍地、杂草丛生的荒山,一直以传统作物种植为主、没有当家产业的大乘庵村同样发展滞后,是个典型的“空心村”。南部县立足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群众意愿,全域规划、整合资源,打造晚熟柑桔现代农业园区。大乘庵村抓住机遇,引进业主发展柑橘产业,荒山萌发新绿,沉睡的土地“活”了起来。现在,大乘庵村已有100多名群众入园务工,人均年增收超6000元。进入盛产期,柑桔园套种蔬菜、花生等林下作物,每亩收入达到2.5万元,业主逐渐找到产业发展的“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的“致富门”。

南部县科学布局三条晚熟柑橘产业示范带,建成覆盖18个乡镇85个村的11.2万亩晚熟柑桔现代农业园区,种植春见、不知火等品种,配套建设生猪规模养殖场80个,推动种养循环发展。大乘庵村的蝶变,是南充发展柑桔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一个缩影。

刚刚当选的南充市柑桔产业协会会长刘洪坤保守估算,南充80万亩的晚熟柑桔种植面积年产值已经突破30亿元人民币,是名副其实的大产业,支柱性产业。

1月21日,消息灵通的采购商已经来到“果王”潘桂生位于蓬安县新园乡的果园等着果子采摘。“这里日照强,我不打除草剂,不打激素。”63岁的潘桂生种了40多年的柑桔,自信满满,声音洪亮,他那片柑桔园在太阳下黄灿灿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