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时节,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东山村橘农刘成平的橘园,国家柑橘体系宜昌综合试验站站长谢合平正在悉心指导橘农开展柑橘冬季管理工作。刘成平熟练地用刷子为自家一棵棵“摇钱树”披上抗寒“冬装”。“这几年柑橘产量高、价格好。”刘成平说,橘园年产量达3万余斤,他家柑橘毛收入3万余元。

  位于三峡腹地的宜昌一度陷入粗放式种植和低价销售的泥沼。改观柑橘园相,改良柑橘品种,改善柑橘品质,多年来,宜昌通过自有优良品种选育和优良品种引进,每年完成8万亩至10万亩柑橘“三改”,逐步优化品种结构,合理配置多熟期品种,均衡供应市场。宜昌柑桔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卢梦玲介绍,目前宜昌种植品类以温州蜜柑、橙类、椪柑为主,实现了一年四季有鲜果。金秋砂糖橘、阳光1号等新柑橘品种也在峡江两岸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政府发放补贴,鼓励农民开展品改,我们鼓励橘农在老树旁栽种新品种。”夷陵区仓屋榜村党总支书记胡兆勇说,品改后优果率从过去60%提升至90%。截至目前,宜昌柑橘产业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居全国同类地区第三位、第二位。全市累计建成设施一流、技术先进、管理良好、效益显著的标准柑橘园超100万亩,其中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27.24万亩,优质果率达80%,水肥一体化面积超10万亩。

  如今,凭借果甜、化渣的卓越品质,再加上品牌名气的强力助推,宜昌柑橘实现了华丽转身,从昔日“论斤卖”到如今“论个卖”,从单纯的田间采收拓展至“云端”销售,从走向全国到迈出国门。

  在宜昌,围着一颗果子“团团转”的还有数百家专注柑橘精深加工的企业。目前,宜昌年加工销售柑橘1万吨以上的企业达134家,柑橘产后处理率达80%以上。

  鲜果可食,果肉做罐头、榨汁、橘醋,橘皮入药,还可以提取精油制作香氛……浑身是宝的宜昌柑橘横跨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等多领域,实现从花到果、从皮到渣的零废弃综合利用,身价倍增。

  在宜昌翠林农业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园智能分选车间,5.0版数字化柑橘分选线正在有序运转,1个小时可分选30吨柑橘,精准识别每颗果子的糖度、水分及果肉损伤情况。这家占地面积1400亩的产业园,计划总投资20亿元,将柑橘产学研、选加销、农工贸“一园打尽”,现已建成柑橘精深加工中心、电商运营中心、大数据及综合服务中心、三峡农产品交易中心、冷链仓储中心等。 (经济日报记者 柳 洁 董庆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