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关于古墓分布,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口诀:山尖尖上有汉墓,河两岸边是商周,山顶多见战国墓,秦汉大墓在山岭。山腰一带是东汉,南朝也爱选这层,隋唐宋代喜欢把墓穴安在坡底下。每个朝代的墓都有特色,唐朝的墓有股甜味,宋朝的发涩,明清时期石灰味刺鼻,商周墓中腥味浓重,秦汉的墓里朱砂味特别冲......老一辈盗墓人都说,只要手里拿着罗盘和铁铲,就离发财不远了。
这段盗墓口诀是我在监狱里听一个文物盗掘者传授的。2000年那时候,我因为犯事被关进去蹲了三年。监狱生活特别艰苦,每天都要干重活,有时晚上还要挨打。但我熬过来了,多亏了一个叫谢园的狱友。
谢园因为贩卖文物被抓,后来带着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挖掘了几座大型古墓,立了功减了刑期。上面的意思是让他先在监狱改造,将来说不定能为国家工作。
我们是同一间牢房的狱友,每到夜深人静,他就给我讲他以前盗墓的经历。按他的说法,盗墓这行以前分成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发丘将军、卸岭力士四大门派。现在就剩下南北两派了。
北派的人特别大胆,什么墓都敢挖,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王侯将相的陵墓。他们通常六个人一伙,各司其职。最重要的是眼把头,这种人都很有本事,找墓的技术特别高超,有经验的光靠嗅觉就能找到大墓。然后是卖米郎,负责把盗出来的东西变卖。还有土工专门挖洞,放风的人负责警戒,散土工要把挖出的土运到远处分散倾倒。因为挖墓会产生大量的土,堆在一起太显眼了,容易被人发现。
南派都是家族式经营,都是自家人一起干,从不跟外人合作,做事很谨慎。谢园就是南派的,常跟父亲一起干这行。他们家的手艺是祖传的。家里有规矩,只挖「旧锅」不碰「新锅」。这里的「锅」就是指墓,「新锅」是没人动过的,「旧锅」是别人已经挖过的,他们进去捡漏。
盗墓是个大工程,特别是大墓,没十来天根本进不去。挖「旧锅」最安全,因为很多墓里都有机关,比如水银灌溉、沙土封闭、引水灌墓等等,一不小心就会丧命。他们谢家有本手抄的葬经,每一代人都必须背熟。
这本典籍详细记载了地理形势、天象规律、寻龙点穴等风水秘术。对于盗墓者来说,这可以说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宝典。
历代帝王将相的陵寝选址,都遵循着书中的奥义,精挑细选最佳的风水宝地安葬。他的长辈们略懂此道,已经足够实用,他本人也略知一二。
「这本书大部分内容还算好掌握,就是点穴之道要看悟性,」谢园解释道,「没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学不来,里面甚至涉及微积分知识。」
在茫茫大山中准确找到墓址,需要复杂的计算。许多盗墓头目在数学方面的水平,堪比大学教授。
当时我想请教谢园这门技艺,心想找个大墓发笔横财,此生衣食无忧。谢园直接回绝了,说出三个理由:一是祖传秘术不外传,二是这行常遇诡异之事,胆小者难以承受,三是没有地下渠道,光是销赃就很棘手。
他被捕就是因为上线被抓后供出了他们父子。他说这一行外行人难以入门,需要老手带路。而且现在执法严厉,高回报也意味着高风险。要是不慎被查获青铜器,恐怕要吃枪子了。
听他这么说,我更感兴趣了,便问他遇到过什么诡异的事,比如说撞鬼。
「鬼是最常见的,尤其明清古墓,」谢园不以为然地笑了笑,「不过比起鬼,还有更可怕的东西。我就遇到过,差点丧命。」
我赶紧追问那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