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1岁独身女子去世,法院判决其房产归国家”引发争议。

据报道,赵女士因病去世留下数百万的遗产,包括房产和银行存款。赵女士终身未婚,父母也早已离世。由于她生前未立遗嘱且没有法定继承人,其叔叔、姑姑、舅舅、姨妈等多位亲属走上法庭,称自己曾对赵女士有过不同程度的照顾与陪伴,主张遗产分配。

法院最终判决,赵女士的房产归国家,其他遗产根据每个人对赵女士照顾多少进行分配。比如,赵女士的一位叔叔,经常带她看病,在其去世的病历上,“近亲属”写的也是这位叔叔的名字。法院据此认为这位叔叔对赵女士照顾较多,判决其分得较高比例的遗产。

独生女子去世,法院最终判决房产归国家,到底有没有法律依据?

针对此事,北青网法治研究院副秘书长、北京市中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魏景峰律师向法度law表示,按照当前的法律规定,法院判决房产归国家是有充分法律依据的。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人包括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和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该案例中,赵女士终身未婚且父母离世,其叔叔、舅舅等亲属并非法定继承人,不能直接继承遗产。民法典还规定“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赵女士的叔叔等亲属虽对其有照顾,但因赵女士生前独自居住,亲属照顾相对有限,在银行存款等遗产已按照顾程度适当分配给亲属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条: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因此房产归于国家是具有充分法律依据的。

关于其他亲属分配问题,叔叔、姑姑等虽非法定继承人,但因其生前对赵女士有照顾,可分得"适当遗产",法院根据照顾程度分配了部分银行存款。这份判决具有合理性,在程序上遵循法定继承规则,考虑照顾者权益,符合法律规定。

从结果上来看,判决体现了对善行的褒奖,维护了国家权益以及平衡了各方利益。该案同时提醒广大老百姓要及时订立遗嘱,明确财产处置意愿,避免遗产争议。同时本案也反映出,立法还存在完善空间,类似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官与民争利”的争论。实际上,在今后的立法中,可考虑扩大法定继承人范围,将其他亲属纳入继承序列,细化"适当遗产"标准,平衡各方利益,进而确保判决公平合理。

北青网法治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瀛和律师事务所胡青春律师向法度law表示,这起案件从直观上看反映的是继承领域的法律问题,深入分析其背景,也是社会发展、人们婚育观念转变后带来的新情况,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今人们的婚恋观、生育观愈发的多元化,特别是独生子女如果不婚不育,就可能面临百年之后没有法定继承人的局面,这也给继承立法带来了新的思考和课题。

《民法典》继承编第1123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本案中,赵女士生前未立遗嘱,这使得其遗产只能依据法定继承的相关规定来处理,但本案比较尴尬的是,赵女士独身一人,在其亲属范围内,没有符合继承法律规定的继承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而赵女士孑然一身,没有符合上述条件的近亲属,其叔叔、姑姑、舅舅、姨妈等亲属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亲属,在没有遗嘱且不符合法定继承情形下,房产归国家所有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如果赵女士生前立有遗嘱,明确遗产的分配对象和方式,那么就可以避免亲属之间的纷争以及房产最终归国家的结果,其实类似赵女士的情况早已不是个案,此前也有媒体报道过类似案例。这也提醒广大民众,尤其是像赵女士这样财产状况较为复杂的群体,如果没有法定继承人,提前立有遗嘱是非常必要的,可以确保自己的财产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分配,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家庭矛盾。

该案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首先,对于个人而言,特别是年老、多病、体弱的人,要尽量破除保守思想和传统观念,按照法律规定,提前规划自己的财产继承事宜,通过立遗嘱等方式明确财产归属,避免身后财产纠纷。其次,亲属之间在照顾老人或其他亲属时,尽量保留相关证据,如医疗记录、生活照料记录等,以便在遇有遗产分配等问题时能够提供有力的依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