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牛女会佳期

文/李寿谦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这是魏文帝曹丕写的《燕歌行》最后的诗句。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曹操称魏王后,曹丕和曹植争储,结果曹丕胜出。曹操死后,曹丕继承魏王。不久逼汉献帝禅位,曹丕建立魏国,开始了三国时代。《燕歌行》是一首最早的七言诗,在文学史上有深远的影响。

《燕歌行》是写一女子思念远方丈夫的诗。人生中最深沉的情感,莫过于思念。思念如同一条无尽的河流,穿越时空隧道,连接着过去和现在、现实和梦想。思念也是一种力量,推动着人们去追求美好的未来。明清时期的学者胡应麟有言:“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同一时期的思想家王夫之赞曰:“燕歌倾情,倾度,倾声,古今无两。”二人评价,有异曲同工之妙。

曹丕写《燕歌行》时,刚二十岁。他跟父亲北征乌桓,看到路上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感慨万千。于是,以女性的视角,写下了这流传千古的名篇。

牛郎织女的故事,最早可能追溯到《诗经》:“维有天汉,盈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气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此时的牵牛和织女,只作为星宿出现,仅是一种天文现象。到后来演绎成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渧零如雨。河汉轻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传说王母娘娘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喜鹊搭的桥上相会一次,这一天就定为七夕节。

宋代诗人秦观,以牛郎织女的故事,写下名词《鹊桥仙》。其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为千古绝唱。

牛郎织女的故事,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表达了人们不畏强权,勇于抗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牛郎织女的故事。毕竟时代不同了,我们应该用新的视角看待这一问题。有多少军嫂牵挂着守卫边疆的丈夫,丈夫也惦记着家乡的亲人。正如歌词唱的“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无论是《燕歌行》还是牛郎织女的故事,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我们要发扬光大祖国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砥砺前行。



【作者简介】李寿谦(男),泰安肥城市人。高中教师,大学学历,现退休,寓居宁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