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01
天台山,一个被烟雾缭绕的清晨。
"师父,您说这世间的事,哪件是真的呢?"年轻的僧人双手合十,望着眼前这位衣衫褴褛的老者。
寒山子抬起那张饱经风霜的脸,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继续在石壁上写着歪歪扭扭的诗句。
这便是寒山子,天台山最神秘的隐士。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有人说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可他总是摇头大笑,说自己不过是个捡破烂的疯子。
他常年住在寒岩洞里,与好友拾得一起,过着世人眼中"疯疯癫癫"的生活。
"寒山,今天天气真好啊!"拾得扛着扫帚走过来,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你又在写什么呢?"
寒山子转过身,眼睛眯成一条缝:"你说好,那是因为你没看见云后面藏着什么。写什么?写这人世间的梦。"
"云后面能藏什么?什么梦啊?"拾得走近几步,好奇地打量着石壁。
"藏着你那颗分别心呗!"寒山子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晴天、阴天,不都是你心里的影子吗?至于梦嘛,你每天扫地,不也是在做梦?"
拾得一边扫地一边嘀咕:"又说这些让人想不明白的话。我扫地怎么就是做梦了?这地上的灰尘难道是假的不成?"
"灰尘是真是假,要看你用什么心来扫。"寒山子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你说,你扫了这么多年的地,可扫干净过吗?"
拾得愣住了,看着地上飘落的新叶子,若有所思。
这时,一个小沙弥跑过来报信:"师父,县衙的大人们来了!"
果然,一队官员浩浩荡荡地往山上走来。为首的是新上任的县令,头戴乌纱,一身青色官服,听说寒山子有大智慧,特地来求教。
02
"大师,我们走了好远的路,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县令躬身施礼。
寒山子捡起一片落叶在手中把玩:"问吧,不过我这个疯子,可说不准能不能回答。"
"大师,我在官场上总是患得患失,每天都为升迁忧心,该如何才能放下这些烦恼?大师您在这山中,过得如此逍遥自在,一定有高见。"
寒山子将手中的落叶对着阳光细细端详,问道:"你说这片叶子,是不是很美?"
县令不解其意,但还是点点头:"确实很美。"
"可它马上就要腐烂了,你说它还美吗?"
县令摇摇头:"腐烂了自然就不美了。"
寒山子将落叶轻轻放在县令手心:"美与不美,都是你心里的影子。官位升迁,不也是一样吗?你现在是县令,觉得不够,想当知府。要是当上了知府,又想当更大的官。可你想想,这些官位,和这片叶子有什么区别?"
县令捧着落叶,陷入沉思。
寒山子又说:"你们一路上来,可曾注意路边的野花?"
众官员面面相觑,都摇了摇头。
"那你们可看见山涧的流水?听见林中的鸟鸣?"
官员们再次摇头。
寒山子叹了口气:"你们眼里只有官位,耳中只有升迁,却不知这一路的风景。这世间万物,你们看到的,可能都不是真的。"
一位随行的老幕僚忍不住问道:"大师,那什么才是真的?"
寒山子没有回答,只是仰头望天,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
03
一天天过去,寒山子的行为越发反常。他不再像往常一样在山间游荡,不再和拾得说说笑笑,而是常常独自坐在寒岩洞前,望着远处的云海发呆。有时,他会突然站起来,对着空中自言自语,还不时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天夜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整个天台山都笼罩在电闪雷鸣之中。山中的僧人们都躲在禅房里诵经,唯有拾得冒着大雨来到寒岩洞,发现寒山子正坐在洞口,任由雨水打湿衣衫。
"寒山,你这是怎么了?快进洞里来啊!"拾得焦急地说。
寒山子摇摇头:"拾得啊,你知道吗?我这一生,看透了太多事情。"
"什么事情?"
"你看这雨,打在石头上,是不是很响?"
"是啊。"
"可雨滴落在溪水里,你听得见声音吗?"
拾得仔细听了听:"听不见。"
"这就对了。"寒山子缓缓站起身,"人心也是一样,有的像石头一样僵硬,有的像流水一样柔软。我在这山中住了这么多年,就是在等一个时机。"
"等什么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