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码上的商品采购日期早于商品的生产日期?商品名称与实际不符,商家竟可以随时更改溯源码信息……溯源码作为一种可追溯的防伪手段,被广泛运用在商品的流通、销售等环节,也是消费者判断商品真伪的重要标识之一。然而,媒体近期接获不少消费者反映购买的商品溯源码存在问题,甚至“海关入关日期竟比生产日期还早”。
由于溯源码记录了产品原材料、生产、检验、包装运输、销售、代理,以及售后等信息,做到所有产品信息能从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可追溯,可查询真伪,所以也被称为“防伪码”“放心码”。然而,部分消费者扫描溯源码发现“惊天秘密”或者说奇葩现象:有人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商品,入关日期竟早于生产日期;有人买的酒,采购日期竟早于生产日期。
这显然不符合商品生产和流通逻辑。显而易见,海外商品都是先生产再入关,即生产日期早于入关日期,境内商品都是先生产再采购,即生产日期早于采购日期。然而相关商品溯源码提供的信息却是反着来或者说“逆流通”,这不免荒唐可笑。这种奇葩现象透露的信息是,溯源码提供的信息并不真实,要么是相关日期输入有误,要么被店铺篡改,必有某种企图。
从以上两种反常情况来推测,相关商家应该为了体现产品新鲜度,延长销售周期,在生产日期上做了手脚。还有消费者买的营养粉是咖啡味,但溯源码上的产品名称却显示是“橙味”,这应属于输入有误。总之,本该起到防伪作用的溯源码,却出现各种不合理或者不真实的信息,没有起到防伪效果。如此一来,不仅相关商家失信,溯源码也在公众心中褪色了。
对此,平台方多解释为“工作人员失误”。但消费者认为,“溯源码与商品的真伪相关,是与消费者权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果出现问题后就简单归结于工作人员失误,无法让人信服。”其中,有的问题是失误所致,但也是不该犯的低级错误;有的不排除是故意而为之,即为了商业利益随意修改信息,不应该甩锅给“失误”。而是需要正视问题,应深刻反思。
不管何种原因造成溯源码信息乱象,显然都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投诉或起诉,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或者司法机关的介入,有望还原真相,维护合法权益。有关方面不能坐等消费者维权,在看到相关舆情后也要主动介入调查,并且彻底整改溯源码信息乱象,促使商品溯源码真正回归防伪功能。
鉴于溯源码信息存在人为篡改的可能,影响网络购物消费,有关方面在抽查网售商品时,也应该对其溯源码信息进行严格抽查,凡是发现溯源码信息涉嫌造假的,要公开通报并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严肃查处。同时,也要从技术角度防止溯源码信息造假。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溯源码变成“造假码”。这需要消费者、平台、监管者共同努力,对溯源码问题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