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2月10日,随着一声巨响,一艘巨大的战舰几乎被炸成两截,并且缓缓的沉入了海中。

一名清军将领心如刀割的看着这艘曾经让他引以为豪的军舰归于大海。

15年前,从建造开始,到下水、服役、参战,他就一直陪伴着这艘军舰。

这艘军舰,已经完全融入到他的生命中。

“刘大人!刘大人!”

“军门,刘大人他…..”

战舰沉毁的当晚,当其他官兵发现他的时候,他早已经走完了他43年的岁月。

43年前,他出生在福建侯官,也就是今天的福州市。

从幼年开始,他就表现出了天资聪颖。

随着年龄的增长,沉着坚毅,善于思考,热爱学习,为人豪爽等标签也不断贴在了他身上。

配以殷实的家底,他的这些优点得以与文化知识相契合,让他更加出类拔萃。

在他14岁的那一年,他成功的进入了一所影响了他一生的学校——福州船政学堂。


福州船政学堂

这是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他是这所学校的第一期学生。

这一期学生毕业时,他的名字排在第一名。

毕业后,他正式成为了一名海军军官。

担任军官后没几年,22岁的他便担任了“建威”号练习舰的管带(舰长),生动阐释了年轻有为的定义。

但他的好事却还没有止步,1875年,也就是在他担任舰长的第二年,福州船政局正监督日意格(法国人)要回国。临行前,两江总督沈葆桢决定,安排一批优秀的海军军官,随同日意格前往欧洲国家。

此行的目的,是考察欧洲国家的先进海军武器装备。为下一步组建大清海军做准备。

该派谁去好呢?沈葆桢脑海里把福州船政学堂的优秀学生都过了一遍,因为沈葆桢是福州船政学堂创建者。

沈葆桢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步蟾”这三个字。

23岁的“建威”号练习舰刘管带,就这样被沈大人选中了。开始了为期几个月的欧洲之旅。


青年时期刘步蟾

这一次的欧洲之行,让刘步蟾大开眼界。

不过精彩的国外之旅还在后面等着他。

1876年,也就是在刘步蟾出国考察回国的当年,另一位总督大人在烟台就英国驻华使馆翻译马嘉理在云南被杀一案,与英国进行谈判的时候,发现了英国、法国的军舰上有一群亚洲面孔的青年军官。

这位总督大人立刻焦虑了起来。

因为这群亚洲面孔的青年军官就是日本人,几年前,日本突然跑到了隶属了中国500多年的琉球国,并霸占了这个地方和台湾,当时清朝由于没有远洋舰只,最后被迫在英、法等国的“调停”下,与日本签订《中日北京条约》,还搭上了50万两银子,才让日本退出台湾。但琉球国也就这样被日本顺走了。

所以,这位总督大人看到日本人已经开始向英法等国学习海军技术,便无法淡定了。

几年前日本人海上力量还那么薄弱的时候,就敢顺走琉球这个小岛。那以后学到真本领了,是不是要来把台湾、海南等大岛给顺走。

于是,这位总督大人当即在烟台制定了一个计划。

第二年,这个计划就得以付诸实施。

这个计划,就是送30多位优秀海军人才前往欧洲留学。

有过旅欧经历,并且各方面表现优异的刘步蟾,理所当然的被纳入这个计划中。

制定这个留学计划的总督大人,就是刘步蟾他们后来的幕后大BOSS,当时的直隶总督李鸿章。

刘步蟾就这样踏上了三年的留学之旅。

在前往英国的船上,刘步蟾说了这样一句话“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他非常清楚,这次不远万里去英国,并不是去旅游,而是为了祖国的自强而读书。

在英国留学期间,刘步蟾努力学习,优异的表现让英国方面连连点赞。

而在大洋这边,李鸿章也在为刘步蟾的学业情况点赞,并且心中也明确了一个想法。

“此才可堪大用”

于是,刘步蟾1879年学成回国后,李鸿章便安排刘步蟾担任了“镇北”号炮舰的管带,衔级也从出国前的都司晋升为了游击(从三品)。

虽然当上了炮舰舰长,但刘步蟾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当时清朝的海军实在是太弱小了。

就拿刘步蟾任职的“镇北”号炮舰来说,虽然这艘军舰装备有279.4毫米的火炮,但排水量才440吨,

这个排水量是个什么概念?目前我国海军的022导弹艇的排水量是220吨,也就是说,“镇北”号炮舰只相当于目前两艘导弹艇的大小。


022导弹艇

这么小的船装那么大口径的炮,也不怕一炮下去被后坐力给掀翻了?

所以,这种军舰,只能适合于近海防御。说是军舰,其实就是水上炮台而已。在岸边还能有点作用,出到深海,不用炮的后坐力,一个大浪过来,指不定都已经翻了。

于是,刘步蟾联合其他留学时的同学,一起给李鸿章写了一份建议书,建议添置铁甲舰。

这份建议书得到了李鸿章的重视,后来也得到清廷的重视。

于是,1880年,清朝决定向德国订造巨型铁甲舰。并且给了刘步蟾一个任务。

你到德国去,就看着这艘军舰的建造。

从此,刘步蟾便和这艘军舰结下了不解之缘。

5年后,也是刘步蟾将这艘军舰接回了国内,并且还被任命为这艘军舰的舰长。

这艘军舰的名字,就叫“定远”。



1888年12月,随着大批的军舰入列,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北洋水师在山东威海刘公岛正式成军。

刘步蟾除了任定远舰的管带,还担任一个更重要的职务,北洋水师右翼总兵,也就是相当于舰队副司令。

按照《北洋水师章程》,北洋水师设提督(司令)1名,左翼总兵1名,右翼总兵1名。也就是一正两副。

虽然按照旧时军队的惯例,左翼总兵排在右翼总兵之上,但在实际中,刘步蟾却是北洋水师实实在在的二把手。

那左翼总兵是啥情况?

北洋水师左翼总兵名叫林泰曾,此人虽然也和刘步蟾一齐前往英国留学,但他的能力素质与刘步蟾相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为什么林泰曾能力素质不如刘步蟾还能排在刘步蟾的前面?

这个问题在从古至今很好找到答案,背景。

我们都知道林则徐是一名清朝的朝廷重臣。

林泰曾称呼林则徐为伯公。

林则徐还有一位女婿,也就是林泰曾的姑丈,叫做沈葆桢。

前面说了,沈葆桢是福州船政学堂的创建者。而沈葆桢还有一个政治盟友,叫李鸿章。

有着这么深厚的背景,林泰曾自然能够得到一路关照。

海军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兵种,而北洋水师提督(司令)丁汝昌是李鸿章从陆军调过来任职的,并非海军专业出身(兴许连内河的船都不会开),对海军的事务一窍不通。这就是需要一个精通业务的副职来协助管理这支舰队。

于是,能力素质更强,在水师军官中最有威信的刘步蟾,成了丁汝昌更加信赖的对象。大事小事都倾向于听取刘步蟾的意见。刘步蟾他亲力亲为了许多具体性事务。比如《北洋海军章程》,就是他主持拟订的。

所以,在刘步蟾看来,他不应该是这支舰队的二把手,而应该是一把手。刘步蟾常常对自己在海军门外汉丁汝昌之下感到不满,认为他自己留过学,有资历,他才应该是北洋舰队司令。

好就好在,刘步蟾虽然不服丁汝昌,但还是比较有大局意识,没有明目张胆拆丁汝昌的台。总体来说,还是在积极维护了丁汝昌的正职权威。

但有的人,却想着假借丁汝昌的权威,在北洋水师里边指手画脚,对此,刘步蟾也敢用实际行动来告诉他,做梦。

比如,在一次定远舰停靠香港的时候,丁汝昌有公务需要离开军舰。于是,刘步蟾按照规定,将军舰上的提督旗降了下来,把总兵旗挂了上去。这样做就是在告诉海军官兵,司令不在家,由副司令主持军务。

但这时,一个外国人却跳了出来,朝着刘步蟾嚷嚷。

“提督不在,还有我副职在,你把提督旗撤下来干啥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