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李博)北京市加快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而儿童友好学校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全胜建议,应秉持“教育+科技”的思路,将数字智慧、绿色低碳、健康、安全韧性等建筑高质量要素叠加到儿童友好标准上,以科技创新赋能儿童友好学校建筑。
北京市发改委、市妇儿工委办公室等23家单位于2023年联合印发《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3-5区开展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进建设一批示范性儿童友好学校等,形成一批儿童友好的‘北京经验’”。
徐全胜认为,儿童友好学校的设计、建设和运营,要尊重儿童发展规律和儿童的想法、意愿,以适宜方式保护儿童各项权利、吸收儿童参与学校治理、满足儿童成长需要,不仅需要制度机制等“软”环境建设,还需要加强空间等“硬”环境设计建设,以推动儿童获得高质量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
徐全胜建议相关主管部门会同学校、建筑设计院、施工方、大学、科研院所等组成创新联合体,共研、共创、共治、共享。加强北京市儿童友好学校建筑的基础研究,促进形成理念共识和共性技术体系。推进北京市儿童友好学校政策标准制定,加快研究制定发布儿童友好学校建筑标准、建设指引和评估标准,“应面向幼儿园、中小学等不同教育阶段,专门学校与特殊教育等不同类型,新建、改建、扩建等不同建设类型的学校,标准涵盖学校建筑的设计、建设、运维全寿命期。”
徐全胜提出,加速推进建设一批示范性儿童友好学校建筑,形成示范效果。在研究与打造示范建筑工程中,坚持创新成果应用转化,按照新质生产力要求,形成儿童友好建筑的创新链产业链,支持儿童友好产业与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