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执行员,他们没有身着法袍,也没有在庄严的法庭里敲响法槌,更多地是在谈话室里安抚激烈争吵的双方、守在腾退房屋的现场直到顺利交付钥匙、奔走在扣车或查封设备的路上、换着时间段一遍遍拨打“失联”的被执行人、一次次去线下调查财产线索……当然,还需时常翻阅啃读执行办案规范,研究执行方案。在永宁法院,也有这样一群执行能手,在各自的岗位上坚持着自己对公平与正义的信念,在法律正义与人文关怀间寻求着平衡点。

01

“把自己当成当事人换位思考”


司法审判工作,说到底是一项“守心”的工作,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关系着民心。

执行员刘凯曾经处理过一个案件,被执行人A某拖欠赔款多年未履行,表面证据显示,A某没有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于是,刘凯上门了解情况,A某在沟通时情绪激动,称自己身患疾病,身体条件不允许外出打工,家庭生活艰难,没有能力一次性偿还欠款。在A某说清自己的情况后,刘凯查看了他的所有病历资料,核实其所述情况属实。于是,秉持着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刘凯组织申请人、被执行人面对面开展协商,耐心倾听双方心声,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理解彼此的难处与诉求,消除双方的抵触心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A某先履行一部分案款,剩余欠款分期偿还。

他说:“把自己当成当事人一样思考,是执行法官的一条重要工作准则”。

02

执行,关键在控场


台官生是法院里的年轻力量,对他来说,来到执行局之后,才深刻感受到执行工作的特殊之处,“执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需要法官灵活应对,但最后帮助当事人解决了问题,案子结了,群众的事了了,法官也会因此获得强烈的职业成就感”。

“腾退”是最考验执行法官临场应变能力的,从前期与各单位的协调沟通,到针对突发状况制定预案,不仅在控制现场要考虑所有可能的风险因素,还要综合考量执行案件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整个过程完成之后,还要办理房产交接,事无巨细,都要考虑周全。台官生自己就处理过几次腾退清场案,他最大的感受是“虽然过程很累很难,但顺利完成之后,看着申请执行人的‘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买受人也能顺利拿到房产,所有的疲惫就都烟消云散了”。

在台官生看来,庭审驾驭能力是法官审判水平的重要体现,而执行现场的控场能力则是决定执行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对执行人员来说,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与判断力,及时分析形势、评估风险,用智慧和勇气应对挑战,确保执行工作顺利进行,并最大限度满足各方的利益诉求。

03

“要协同联动,合力维护当事人胜诉权益”


日常工作中,孙振兴常处理货款经济纠纷的案件,他有自己的工作原则,“在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同时,要尽可能保障被执行人继续营收”。在这类案件中,面对一些需要查封的财产,他会根据现实情况,在申请人同意的情况下采取“活查封”的方式,让被执行人保留部分生产工具继续经营,一方面被执行人不至于无收入来源,另一方面也能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执行工作最困难的环节,其实是“找人”。孙振兴记得,自己曾经办过一起案子,一路跟随线索摸底被执行人到了省外,这之间,非常考验执行员的个人能力,在与当地多部门充分协调后,当地法院在人员装备全力支持的同时,还联合对被执行人采取劝导、说服工作,但被执行人态度强硬、拒不履行,最终执行人员依法将其押往当地看守所予以司法拘留。

面对日益复杂的查人找物难题,传统的单兵作战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执行员要强化协同作战能力,通过整合不同区域、部门的资源和优势,打破地域限制,促进信息共享,努力提升执行工作实效,依法维护当事人胜诉权益。

来源:永宁县人民法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