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荧屏几乎被一个关键词霸占:“国色芳华”。观众上一秒还沉浸在大唐繁华,下一秒就被抄袭风波搞得云里雾里,关注度持续飙升,好奇心此起彼伏。剧中李现饰演的“花鸟使”有原型吗?杨紫饰演的牡丹花匠又是干啥的?跟着文脉君,瞧瞧真正的“大唐芳华”。
唐代皇室“奢侈品”
剧中女主杨紫饰演的何惟芳是位培育牡丹的高手。在唐代,牡丹花这么受欢迎吗?那当然。
那时,牡丹最初是受到了皇室的喜爱,被引入宫廷,唐高宗就曾多次召集群臣共赏双头牡丹,皇上的喜爱让牡丹很快风靡长安。
武则天也极爱牡丹,因为牡丹对于她来说,更是一抹乡愁。唐代舒元舆在《牡丹赋》中写道:“天后之乡西河也,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异。”
可见,武则天的老家西河(今山西文水县)盛产牡丹,武则天下令将西河精舍的牡丹佳品移植宫内,这在长安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推广种植热潮,牡丹也迅速由宫苑种植到了高级寺观、达官贵人宅第,最后飞入寻常百姓家。
《簪花仕女图》局部 (唐代周昉创作绢本设色画),仕女头挽高髻,簪牡丹、芍药、荷花等
唐朝的东都洛阳也曾遍植牡丹,城内园圃林立,有几乎家家种植牡丹传统,赏花之风盛极一时,被誉为“牡丹王国”。
“牡丹”也成为了当时贵族圈的“奢侈品”,有人抬高牡丹价格,有人争相炒作牡丹价值,怪不得刘禹锡写下那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可以想见,何惟芳这样的商贾之女,带着“奢侈品”牡丹嫁人,确实有排面。
江苏文人也爱牡丹
牡丹的美也俘获了世世代代的文人雅客。
白居易写下“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刘禹锡感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徐凝赞道“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吃货”苏东坡还发明了“吃花法”——牛酥煎落蕊。别人赏花赞一句真美,苏东坡赏花叹一句“真香”。
他在《雨中明庆赏牡丹》一诗中写道:“明日春阴花未老,故应未忍着酥煎。”可见,用酥油煎着吃是苏东坡对牡丹最深沉的爱。
江苏文人对牡丹也十分喜爱。《江苏文库·文献编》之《徐公文集》中,记载了北宋文学家徐铉的一首《严相公宅牡丹》,其中写道“但是豪家重牡丹,争如丞相阁前看”,再次肯定了牡丹的江湖地位。
《江苏文库·文献编》之《范忠宣公集》中,留下了宋代文人范纯仁对牡丹的赞美,“洛城花美四方归,独有姚黄得见稀”。可见洛阳城缤纷的花朵中,他独爱姚黄牡丹这一珍稀品种。
“明四家”之一的沈周也用一首《吴元玉邀赏牡丹分韵》,道尽牡丹之雅。
百朵香云怕急飞,未曾来赏判迟归。
临轩要约从先定,折简频烦恐后违。
药玉酒船群客送,黄金筵直主人挥。
添灯不道成深夜,起看红妆觉露微。
从赏花之约开始,到夜色深沉、晨露微现,沈周的诗犹如一幅工笔画,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将牡丹的美丽与芬芳呈现得淋漓尽致。
花鸟使可不是采购花鸟
从皇室到民间,牡丹之美赢得所有人赞叹,剧中另一个核心人物蒋长扬(李现饰演),他的工作看上去也与花卉有关,实则是皇帝的心腹和耳目。
唐玄宗时期,“花鸟使”其实就是为皇帝在民间搜寻美女的,不论女子出身、婚配状况,只要漂亮,就可能被强行选入后宫。
这些女子,除了姿色出众和有特殊机遇被选为妃嫔的以外,大多数就是以普通宫女身份度过一生。唐玄宗的风流,真叫人脊背发凉。
而“蒋长扬们”还面临着严格的KPI考核,有学者统计,唐玄宗时期后宫人数膨胀至4万多人!
《国色芳华》中“花鸟使”蒋长扬(官方剧照)
在唐代诗人元稹笔下,花鸟使的形象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醉酣直入卿士家,闺闱不得偷回避。良人顾妾心死别,小女呼爷血垂泪。十中有一得更衣,九配深宫作宫婢。指专为陪侍皇帝饮宴的妃嫔。”(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上阳白发人》选)可以想象,深宫之中,又有多少朵“牡丹”争得芳华。
不过在剧中,对蒋长扬的工作内容做了很大改编,虽顶着花鸟使的官衔,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作为。他周旋权贵,搜寻奇花异鸟,实则心怀报国之志,探寻那些危及社稷、鱼肉百姓的黑幕。
一个花鸟使,一个牡丹匠,在这片繁花之中,书写自己的芳华。
文 |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宋经纬 张然
视频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钱念秋 宋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