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非封建迷信,内容来源于网络,旨在修心明性,启迪智慧,请读者朋友注意辨别。
如果有天你遇到一位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的胖和尚,他会以和善的语气问你:“你今天过得快乐吗?”多数人会一笑置之,甚至以为他是个疯癫之人。但佛教典籍中记载,这位胖和尚,正是弥勒菩萨的化身。
弥勒菩萨作为未来佛,早已在人间化身度众,但为何他不显现佛身,端坐莲台呢?答案就藏在佛陀对末法时代的开示中。
一、
很久以前,佛陀释迦牟尼在世间弘法,有一次,他在竹林精舍与弟子们讨论“未来佛”的事情。
众人围坐在一起,世尊目光慈悲,抬手一指身旁的弥勒菩萨,缓缓说道:“未来,当众生寿命达八万岁时,这位慈氏菩萨便会下生人间,在龙华树下成佛,广度无量众生。”
当时在场的弟子们无不惊叹。阿难尊者好奇问道:
“世尊,既然弥勒菩萨已发下大愿,未来成佛,那他现在在何处?又为何不直接在人间显现佛身,度化苦难的众生呢?”
释迦牟尼微微一笑,目光似穿透时空:“弥勒菩萨已在人间,正以独特的方式度化众生。众生未识,缘机未到。”
阿难尊者听后仍感疑惑,心中暗暗发问:未来佛已经在人间?为何众生不得见?若早日示现佛身,不是能直接广度众生吗?
而这背后的答案,与一段发生在末法时代的故事密切相关。这个故事发生在唐宋年间:
街头巷尾常有一个奇怪的胖和尚出没。他衣着破旧,袒胸露腹,总是笑呵呵的模样,背着一个装满破烂的大布袋,行走在山野与集市之间。人们叫他“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的行为举止非常与众不同。他从不讲高深佛法,也不摆什么庄严仪式,更不打坐或持咒。反倒是经常和孩子玩耍,见人就笑。
有人问他:“和尚,你每天笑什么?”他轻轻挥动拂尘,答道:“笑世人放不下,笑自己已无忧。”别人听了摸不着头脑,只当他疯疯癫癫。
有一天,他在集市化缘,一位路人看到他布袋里装着一些瓦罐碎片、破鞋烂衣,不禁皱眉问道:“这些破东西有什么用?你堂堂出家人,怎么不讲佛法,反而捡这些垃圾?”布袋和尚笑了笑,把布袋放下,缓缓解开袋口,对那人说道:“你自己看看。”
路人低头一瞧,袋里的东西虽然残破,却被布袋和尚轻轻抚摸,仿佛它们有了生命。
他指着一只缺口的瓦钵说道:“这是老和尚用了几十年的器具,盛过无数人的布施。虽然缺了口,却藏满了功德。”又指着一双破草鞋说道:
“这双鞋,曾陪一位修行人走过千山万水,虽已破烂,却不失其意义。”
那人听后半信半疑:“可它们早就没用了,放着又有何意义?”
布袋和尚微微一笑:“世人见物破便丢,见人穷便轻,却不知这些东西如同众生,每一件都有它们的因缘与故事。可惜啊,世人心中有执,不愿放下,才见不透这些道理。”
话音刚落,围观的人都愣住了。有人问:“和尚,那我们要如何放下执念?”布袋和尚没有回答,只是抬头笑了笑,将布袋一扛,又走远了。
关于布袋和尚的传说不胫而走,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正是弥勒菩萨的化身之一。
二、
布袋和尚的举动一次次令人啧啧称奇,但他的身份却始终成谜。直到他临终前,人们终于听到他留下的那句偈语:
“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他以最平凡的形象,行走人间,用一片枯叶、一颗明珠、一个笑容,化解众生的执念与苦难。可是他为何选择以这样的方式现世?
这个答案,其实佛陀早就告诉我们了,读懂这个玄机的人,受益无量。
在《法灭尽经》中,释迦牟尼佛曾预言,正法时代,众生见佛闻法即可开悟;像法时代,需经过思索方能悟道;而在末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