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炎炎夏日,我和母亲沿着崎岖的山路,走向姥姥家。

脚下的石头硌得生疼,汗水浸湿了后背。

"晓晓,慢点走,当心路滑。"母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我回头望去,只见她布满汗珠的脸上依然挂着温柔的笑容。

那是1985年的夏天,我九岁,母亲三十五岁。

谁也没想到,这次探望会在我们家留下一个终生难忘的回忆。

01

炎炎夏日,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鸣叫着。我和母亲沿着崎岖的山路,朝姥姥家走去。那是1985年的夏天,我九岁,母亲三十五岁,我们已经走了将近三个小时。

"晓晓,慢点走,当心路滑。"母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我回头望去,看见她布满汗珠的脸庞,头发被汗水打湿贴在额头上,可脸上依然挂着温柔的笑容。



我放慢脚步,等着母亲赶上来。"妈,我们还要走多久啊?脚都酸了。"

"快到了,再有一个来小时就能看到姥姥家的老槐树了。"母亲说着,从布包里掏出一个用油纸包着的玉米饼,"饿了吧?先吃点垫垫肚子。"

接过玉米饼,我小口咬着,回想起昨天晚上听到的对话。那时我正要出去打水,听见院子里传来说话声。

"姐,你真要去啊?"是二姑的声音,"这一来一回就是八个小时的路程,带着晓晓多辛苦。要不我跟姥姥说说,改天我去一趟?"

"姥姥特意让人捎话来请我们去,这份情我得记着。"母亲的声音轻柔却坚定,"再说了,晓晓放暑假在家也是闲着,带她去姥姥家走走也好。"

那时的我还不懂母亲话里的分量。自从父亲因肺癌去世后,家里就只剩下母亲一个劳动力。大姐去年考上了县里的高中,妹妹和弟弟还小,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肩上。

太阳越升越高,我们终于看到了姥姥家门前的那棵老槐树。树下,一个佝偻的身影正在张望,是姥姥。她穿着一件褪了色的蓝布衫,头发已经花白,却依然精神矍铄。

"来了来了!"姥姥快步迎上来,一把抱住我,"哎呀,我的晓晓又长高了!"她的手虽然粗糙,但很温暖,脸上的皱纹里盛满了慈爱的笑意。

姥姥早就准备好了一大桌子菜:红烧肉、炒青菜、煎鸡蛋,还有一大盆喷香的米饭。"快吃快吃,一定饿坏了吧?"姥姥一直在给我们夹菜,眼睛时不时地瞟向母亲消瘦的脸庞。

吃过午饭,姥姥拉着我去后院摘桃子,母亲则留在堂屋里帮姥姥收拾碗筷。我站在桃树下,透过敞开的窗户,断断续续地听见屋里的对话。

"你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太不容易了……"姥姥的声音有些哽咽。

"没事的,妈,我能行。孩子们都懂事,大姐已经在县里读书了,我相信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母亲的声音依然温和。

"说是这么说,我这个当妈的,看着你这样,心里难受啊。"姥姥叹了口气,"你爹走得早,我这些年也帮不上什么忙……"

"妈,您别这么说。您对我们一直都很好,每年过年还给孩子们包红包,家里有啥好吃的也总是让人给我们捎来……"

后面的话我听不太清楚了,只顾着在院子里撒欢玩耍。姥姥家的桃子又大又甜,秋千架上挂着一个用轮胎做的秋千,院子里还种着许多我叫不上名字的花草,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果香混合的清新气息。

这就是我记忆中姥姥家最美好的时光,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影子,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叫声,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祥和。

02

太阳渐渐西斜,院子里的影子拉得老长。母亲看了看天色,说该回家了。我有些依依不舍,还想再荡会秋千。

"等你暑假结束前,妈再带你来。"母亲温声安慰我。

姥姥听说我们要走,连忙进了里屋。我听见一阵翻箱倒柜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她抱着一个蓝布袋子出来了。



"这是我收拾出来的一些旧衣服,都是前两年你表姐穿过的,还很新净。"姥姥把布袋递给母亲,"给晓晓带回去穿。"

"妈,不用了,家里衣服够穿。"母亲连忙推辞。

"拿着!"姥姥的语气难得地严厉起来,"都是好料子做的,扔了多可惜。再说晓晓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多备几件衣服总是好的。"

母亲还想说什么,姥姥已经把布袋塞进她怀里。"天快黑了,你们赶紧走吧,路上小心点。"

临别时,姥姥拉着我的手,眼圈有些发红:"晓晓,要听你妈的话,好好读书。等开学了,姥姥给你寄新书包。"

"嗯!"我用力点头,"姥姥,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医学院,给您看病。"

姥姥笑着摸摸我的头:"好,姥姥等着你当大夫的那一天。"

回家的路上,暮色渐浓。蟋蟀的叫声此起彼伏,远处的山峦被夕阳染成了金色。母亲一直抱着那个布袋,走得很慢。

"妈,我帮您拿吧。"我主动伸手。

"不用,不重。"母亲把布袋往怀里紧了紧,"你自己走稳当点就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