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们都知道,修行者都追求“境界”,每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就能让自己有所感悟有所提升。内心也会随着境界的提升而变得愈加清净,也能更好的追求内心的安宁和更高的境界。那怎么知道自己到了哪个境界呢?有人说境界提升自己会明显的清楚,内心的改变没有办法隐藏。但是其实这个问题也困扰着之前的修行者们,而佛陀给了他们一个正确的答案。
一、
须陀陀、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四个分别是佛教的四果,印证着修行者在追求内心平静的道路上的四个阶段。但是《金刚经》说过哪怕是证得了阿罗汉果,心中也是没有任何感知的,也不会有任何的念头。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在古代,有一位禅师叫做慧能,是禅宗的六祖。六祖的法名传遍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位高僧的存在。因此经常会有人来找慧能答疑解惑,想让六祖慧能排解心中的苦恼。
这一天,有一个农夫来到了寺庙之中,一进门就不停的打听六祖慧能的所在,似乎是有非常紧急的事情。慧能见他十分着急,便问道他:“施主所为何事,为什么如此慌张。”
谁知那人见到慧能禅师,倒头便拜,一边痛哭一边不停地磕头,说道:
“禅师,我这里有一面镜子,是我那妻子所留。我妻子自小便与我两小无猜,谁知前段时间因意外过世。就留下了这面镜子,不小心被我失手打碎了,求您帮我修复好吧。”
慧能听了农夫的话,说道:“施主,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你得放下你心中的痛苦,如果不放下你心中的痛苦的话,哪怕镜子恢复也是没有用的。”
农夫还是痛哭流涕的说道:“我就想让镜子复原,求求您了。”
慧能说道:
“《金刚经》说过,这世间一切都是因缘聚合而产生的,你被眼前的痛苦蒙蔽了双眼和内心,自然就会沉浸在痛苦之中。你现在需要修复的不是镜子,而是你自己的内心。”
说罢,慧能将农夫领到了寺庙之中,让他随自己打坐诵经。
农夫便陪着慧能诵经打坐,慧能让他每日都来,于是农夫便每日都来。就这样一天接着一天。农夫的内心愈加的平静,他逐渐明白,真正受损的不是这面镜子,而是自己的内心。妻子绝对也不希望看到自己因为镜子而如此的伤心。
慧能见他已经有所感悟,便问道他:“镜子复原了吗?”
农夫答道:“复原了。”
慧能说道:“破镜怎么能重圆呢?”
农夫说道:“心中之镜已经重圆了。”
慧能便告诉他:“你已经领悟了道理,进入了新境界,明白了心中无所住就是真正的解脱。”
二、
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名叫摩诃利的修行者,他对佛陀的教义感到困惑。一天,他来到佛陀面前,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世尊,您经常提到修行者应该超越境界,但我总是无法理解这一点。如果连阿罗汉这样的高级修行者也不执着于任何境界,那么他们修行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摩诃利问道。
佛陀微笑着,拿起一朵莲花,说:“摩诃利,你看这朵莲花,它生长在污泥中,却不被污泥所染。同样,修行者虽然生活在世间,却能保持内心的清净,不被外界的境界所染。”
摩诃利仍然不解:“但是,世尊,如果修行者不追求任何境界,那么他们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进步了呢?”
佛陀笑了笑,指向了胸口,给摩诃利讲述了境界的进步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才能走上正确的修行道路。摩诃利听后,当即便有所感悟,知晓了修行境界的关键,明白了佛陀所说的修行的目的。周身散发出金光,证得了正果。
佛陀答道:“摩诃利,修行的进步不在于达到某个特定的境界,而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