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朝到解放,封丘县城屡毁屡建,饱经沧桑。

西汉初期置封丘县,建县前曾为延乡小镇。县城地处县境中间偏西部,城中四街海拔高度68.5-70米,十字街高于四街,城隍庙四角有四大水塘,老百姓称为“四大碱坑”。


建县伊始,城区较小,设东西南北四门。据《后汉书·虞廷传》记载;“光武二十年,帝游鲁还,过封丘,城门低小,不容羽盖,帝怒挞御史,经虞廷请,乃释。”也就是说,城墙还很简陋,城门窄小得连皇帝的“专车”都过不去。

金世宗大定十七年(1177年),封丘土城颓废不堪,黄河自白沟决口,县城全毁。县衙迁至县北十里新城(今王村乡小城村,小城村名字由此而来)。

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九月,河决封丘,小城新城全毁。县衙只好又迁回旧城原址,重建土城,小城村作为县治所在地,挂续了约一百二十年。这是小城村最辉煌的时期。

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秋雨连绵,黄河漫溢,县城又坍毁于洪水。

明成化二年(1466年),知县王辅在旧址上重建新城,立五门,门上设兵把守,门外积土防洪。当时,防洪甚于防盗。


明弘治二年(1489年),黄河自于家店(今荆隆宫乡于店村)决口,大流直冲县城,土城又毁。

明正德六年(1511年),知县张守增修整县城五门,门上悬匾,同时清挖护城河,加高城墙。护城河挖深九尺,开宽一丈三尺,城墙加高到二丈七尺,顶宽一丈二尺,城墙周长五里七十步。有了护城河,这是封丘城建史上的里程碑。

明隆庆六年(1572年),知县李呈明将土城外用青砖加固,并加高到三丈二尺,顶加宽到一丈九尺。

明万历三年(1575年),知县胡以祚将五门各置吊桥,修筑门楼,楼上悬匾,朱书门名:东门名“久绥门”,南门名“久保门”,西门名“永镇门”,北门名“永靖门”,东北门名“永丰门”。

明万历四十三年(1625年),知县王策将正东门吊桥,改为砖桥。

清顺治九年(1652年),黄河自大王庙决口,洪水进入县城。知县余缙将县衙迁到县西南17.5公里于家店,洪水过后,城中淤土八尺有余。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知县屠粹忠将旧城重建,将五门改为东、西、南、北四门,皆正向,城墙略成正方形。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知县孟谬重建四门门楼,并在城墙四角各修角楼一座。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知县徐硕挖浚护城河,井在四门处修建砖面桥。

清咸丰十二年(1862年)正月初八,知县骆文光将外墙围墙、城楼、城垛、角楼、吊桥一律拆除重建。并挑挖城壕,壕口宽五丈、底宽一丈五尺、深二丈,绕周长一千零五十丈。这位骆知县是个大手笔。


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次年,国民党四十四军在四门附近均修建钢筋水泥碉堡。日军进入县城后,大拆民房,用砖石在四门内外及十字街口和边家院中修起圆柱形炮楼。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队又将城墙加高,护城河加深。

封丘解放前夕,城墙城池又適到严重破坏。


新中国成立以后,县城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建设以老城为中心,向东、北、南三面遥步延伸,东西约4公里,南北约2.5公里.城区轮廓呈椭圆形。目前,县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40平方公里,规划城市发展方向为:北优、西延、南拓、东进。北部依托城北新区公共设施投入带动优化发展;西部利用县产业集聚区基础框架,完善园区建设,形成西部产业延伸发展;南部建设森林公园和商务休闲设施,使之成为功能完善的新区;东部利用天然渠和大功渠水系景观进行跨越式发展;老城区利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繁荣的商业优势,稳步推进,健康发展。

来源:黄池网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