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经验——职场中遇到的人,该怎么称呼?
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路上遇到陌生男性,想打招呼时,依年龄大小可以叫叔、哥、帅哥;女性则是阿姨、姐或美女,都显得比较亲近。
职场中,称谓就不能这样随便了!
但又不能不喊,直接说事儿或用“诶!嘿!”之类的语气词打招呼,一样不礼貌!
1.正式称谓:按职务称
假如孙悟空转生到你们企业,仍旧姓孙。
如果他是大领导,最少是职能中心负责人以上的职位,就可以喊他孙总;
如果是小部门经理级,可以直接叫他孙经理;
主管级就叫孙主管;
如果没有行政职务,那就按专业职称喊:
工程类(工程、造价、采购、设计等)的同事,可以统一叫孙工;
如果是财务类的同事,不管是会计、出纳、收银,也可以统一叫孙会计。
如果不是工程又不是财务的普通员工,比如行政类的要怎么喊他们,第一次确实有点为难,最好喊名字,不带姓!
也有一些比较有指定性的称呼,比如维修工或司机可以叫孙师傅,女保洁或女厨师可以叫孙阿姨。
2.比你职务高的,都可以叫“领导”
领导的称谓是万金油,它适合称呼直接上级领导,也适合隔级领导,更适合跨部门的领导,只要职务比你高,都可以喊领导。
“领导”本身带有领袖和导师的含义,可谓是很尊敬的称谓。
虽然已经被喊成烂大街了,但当你面对职位较高或者有监督你权力的人时,仍旧是比较好的一种称呼。
领导是唯一一个前面不需要加姓氏的称谓,当你遇到不知道姓什么上级,那喊领导就对了!
3.比你年龄大的,可以喊老师
老师,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忽然之间就流行了,先在体制内流行,然后传递到私企和社会的各个角落。
遇到一些前辈,遇到一些专业的人,级别又相近时,就可以喊他老师。
前面想加姓就加姓,不想加就不加!
该叫法只是显示尊敬,并没有多少亲近之感!
4.职场之中,只有姐,没有阿姨,只有哥,没有叔
无论你遇到的女人年龄有多大,哪怕和你奶奶一样大,想要亲昵时,就只能喊她姐!
男人也一样,叫哥不叫叔!
一般叫姐的,最少年龄也要比你大5岁以上,大5岁以下直接喊小名,一般不喊妹子、老妹或老弟之类的(关系特亲的除外,叫啥都行)。
叫姐,一般是关系相对亲昵的,第一次见面或不熟悉时最好不叫,除非有他人引领着你叫。
记得刚入职那会儿,财务部一位年龄比较大的女人,没有职务,姓王。
大家都喊她王姐,我刚见她时也跟着别人喊,没想到她居然严肃告诉我:“你别叫我姐,以后叫我王老师吧!”
当时我以为哪里得罪她了!
后来才明白:没有达到她亲近圈的人,她还需要表现一下自己权威或地位!
虽然至今仍觉得她有点儿装,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5.老孙、小孙,也不是随便叫的
如果你是他们的领导,喊他们老孙、小孙,倒也无所谓!
如果你们是平级别的,只有特别特别熟的人才可以喊年龄大的人叫老孙;
只有相对比较熟的或者你年龄比他大得多的,才可以喊他小孙!
6.美女不要常用,帅哥倒可以常用
记得有一次去分子公司审计,出纳是一名小女生,当时我也没过脑子,一秃噜嘴就喊她“美女!”
因为当时就我们两人,直接把她整不会了,紧张又无措,后续交流工作时也没缓过劲来!
美女的称呼,网络上看似很流行,职场中并没那么流行,对一些性格外向又自信的女孩来说,你喊她美女,她会欣然接受。
但对那些内向、认真又保守的女孩子来说,还是很唐突的!
所以,第一次接触女孩子,最好不喊美女!
线上聊天时,如果有过接触倒是可以喊人美女,线下沟通时,如果不是特别熟还是不要如此称谓了!
对男性同事就不一样了,线条一般都粗,无论年龄多大都可以喊帅哥,当然一些高职位,很成熟男士,或过于保守的人也是少喊为好!
7.“亲”“亲爱的”更要分人分场合
如果你兴冲冲地跑到刚入职的小姑娘面前喊“亲爱的,....”估计不把人得罪了,也会唬懵逼!
除非你们大环境已经形成了“亲爱的”流行语!
这类称呼一般在非常熟悉,可以开玩笑的同事之间使用,不太熟的同事最好勿叫。
当然,娱乐晚会之类的特殊场合除外。
8.两个原则:职务就高不就低;男对女就远不就近,女对男就近不就远
人家是部门经理,你喊人家孙总,有时也是可以的,虽然带有半调侃成份,但面子找补的虚荣感,足够弥补;
财务条线的基层员工,如前台收银员、小出纳、小助理员,你喊人家孙出纳,孙助理就不合适了,可以统一喊孙会计!
再比如一个部门只有主管,没有经理,你可以直接喊他孙经理,他干得本就是经理的活儿,喊经理能让他无意识之中收获认同感!
男性喊女性时,能喊职务就不喊姐,能喊姐就不喊美女,除非人家真心喜欢你!
女生喊男性时,能喊哥就不喊老师,能喊领导就不喊经理。
结语
称呼,本就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用对了,人顺、事顺,沟通也顺!
用错了,虽然未必会出现大问题,但尴尬、疏离等情绪是免不了的!
特殊的称谓也不是不行,比如:喊人外号,猴子之类的,只要不存在侮辱性质又能促进沟通的方式,也是可以的!
倒也不必像礼仪课上讲得那么一板一眼!
当然,作为内审岗,并不太适合与被审计部门的人员有多么亲近,还是以喊职务为主,还是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感。
上文皆是小编一家之言,也是野路子,未必都合理或适用,因为这些并不是从礼仪课堂上学来的“规矩”。
大家可以根据所处环境、对人性格的了解程度,决定对他们的称谓,不尊重人不可取,但过度尊敬和恭维,也未必可取,!
总之一句话:怎么利于沟通,怎么让双方舒服,怎么有利于工作就怎么来!
亲,多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