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新县镇王帽圈村东南,有明代名臣王翱墓。王翱被后世称为王天官,活了84岁,一生历仕七朝,辅佐六帝,刚明廉直,累加至太子太保,谥号忠肃。



王翱生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字九皋,盐山人,幼年家贫,靠邻里接济读书。永乐十三年(1415)考中进士,授大理寺左寺正,左迁为行人,宣德初年擢御史。英宗即位,升任右佥都御史,出镇江西,惩贪治奸。正统七年(1442)冬,受命督辽东军务。景泰三年(1452),成为首任两广总督。景泰四年(1453)起任吏部尚书。





景泰八年(1456)“夺门之变”后英宗复辟,为英宗所倚重,称其为“老王”、“先生”,而不直呼其名。成化元年(1465),王翱受封太子太保,此时他已81岁高龄,多次上疏请求致仕回乡,未获批准。成化三年(1467)病重才被允许,未动身及病逝于北京。





王翱在外任职多年,尤其是镇守陕西、总督辽东时,曾先后平息多次叛乱,并率兵击败兀良哈。虽然他任两广总督仅九个月时间,但治绩卓著,促进了两广地区发展。尤其是王翱为人正直清廉,为后世传颂。中学课本中尚有《记王忠肃公翱事》一文,记述了“拒婿调迁”“珠还原主”两则故事。



今王帽圈村中王姓就是王翱的后代。位于村子东南的这座古墓曾经规模宏大,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占地面积30顷,建筑面积40亩。座北向南,进门后中央为神道。两侧依次排列着石猴、石羊、石人,然后是一对高约两丈的华表。华表后为四石马,两卧两立,东西相向,石马过后即为高大石坊,坊后一字排列龟趺碑四幢,正中两碑略高于两侧两碑,西侧一幢是吏部侍郎叶盛的祭文,东侧一幢为成化皇帝朱见琛祭文,正中一幢为礼部尚书姚夔撰写的王翱生平行状。另一幢因侧倒多年,文字向内而遭雨水荡击,内容不详。







碑后60米设石供桌,长丈余,宽5尺,下有石鼓支撑,石桌后有一碑亭,亭内嵌有神道碑一幢,再北10余米为王翱墓,墓丘直径约8米,高约6米。经过上世纪60年代的破坏,今王翱墓仅存三座龟趺碑,和一个龟趺座。碑后百米处有两座新建土坟。被圈在一个方形院子里,但院子内外均已耕种庄稼。(冀373,第三批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写于2024年4月7日)

本页图片、文字、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