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复盘西汉开国战争的过程,特别是楚汉战争的过程,汉高祖刘邦的家乡沛县俨然汉朝的人才基地:刘邦册封的143个开国公侯,来自沛县的就占了三成,萧何、曹参、樊哙更是汉初的栋梁。更让人咋舌的是这些沛县栋梁的草根出身,如萧何原是小吏,樊哙原是屠户,夏侯婴原是马夫。
沛县为何出了这么多优质人才呢?
△影视剧中的刘邦。
- 首先要归功于拥有团队战略方向与人力资源配置学问的领军人物——刘邦。
汉初智囊张良说:“沛公殆天授。”放在楚汉战场上,就是刘邦的战略格局能力。张良经常以《太公兵书》教授刘邦,虽然刘邦读书少,可他每次都能迅速领悟,甚至举一反三用于实战。特别是在与强敌项羽的较量中,虽然刘邦有过被项羽以少胜多的耻辱,但他在战略层面始终保持着优势。
在楚汉战争爆发时,刘邦的第一动作就是迅速夺取关中平原,让自己有了雄厚的根据地。虽然他在彭城战役中被项羽打败,可他迅速以敖仓为中心构筑了“成皋—荥阳防线”,既确保自家后勤顺利运转,又迫使项羽跳入预设的战场,在荥阳与自己死磕。虽然项羽付出巨大代价拿下了荥阳,可随后灌婴、彭越等人深入项羽后方搞破坏,韩信的大军更是直扑齐地,对项羽实现全面包围。
于是,楚汉战争里出现了战争史上少见的奇景:项羽几乎打赢了正面的每一仗,可越赢局势越恶化,直到在垓下众叛亲离、悲怆自尽。说到底,就是他与刘邦在战略层面相差太远。这样占据绝对优势的战略格局,对于刘邦麾下的沛县老乡们来说,也恰是建功立业的平台。
西汉初建,各位功臣都闹着要封赏,刘邦先封赏了早年与自己有大仇的雍齿,众人立刻安静下来——雍齿都受赏了,咱们还差得了?虽然这个主意并非刘邦想的,但背后的用意让人佩服:杜绝内讧,形成合力。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有格局的领导者,作为最早创业团队成员的沛县老乡们自然也就走对了路,然后建功立业,实现共赢。
△影视剧中,刘邦在沛县。
- 其次,沛县人才多,更因沛县所处的淮河流域在当时中国版图中的地位。
和汉代以后中国乱世南北相争不同,汉代以前的乱世基本是东西相争,即关中平原与关东各地形成对峙,沛县所处的淮河流域则是这个格局下璀璨的经济明珠。
淮河流域素来就以丰富的矿藏与物产著称,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争霸更给淮河流域打了强心针,在“称霸”“一统天下”等目标的刺激下,陆续涉足淮河流域的齐、楚、魏、吴等国都不惜血本,大力进行水利工程建设。鸿沟、荷水等河道构成了密集的交通网,江淮大地的水路运输畅通起来,淮河地区的农业、手工业高速发展起来,文化也空前繁荣。
沛县所处的江淮区域,恰位于齐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的交汇地带,各种思想学派学说激烈碰撞,这么一块有经济、有文化的地方自然成了人才温床。
这种淮河英才辈出的景象延续整个两汉时期,淮河流域的汝南、颍川等地,都以人才荟萃著称。起于亳州的曹魏政治集团,其成员也多来自淮河流域。可以说,从战国到秦汉,淮河流域就是当时中国经济文化极其发达的地区。“沛县出人才”的盛况,放在当时经济文化背景下看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