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之后,为了实现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准备先灭朝鲜,再攻中国。在当年的四月份,丰臣秀吉集合15万大军猛攻朝鲜,已经承平百年之久的朝鲜不堪一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朝鲜国王已经被赶到了鸭绿江的边上,为防止日军侵入辽东,明朝朝廷决心援助朝鲜,虽然祖承训带领的第一波援军遭到了失败,但是李如松大军随后入朝,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攻破了平壤,在随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之内,日军就在明军的攻击之下丢掉了半个朝鲜。
为何在之前面对朝鲜军队连战连捷的日军一对上明军就在半个月之内丢了半个朝鲜,甚至最后连朝鲜王京都拱手献出呢?首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平壤一战的惨烈让很多日军将领震惊不已。要知道据守平壤的小西行长部在平壤大战之前有兵24000人,战败逃跑之后,所剩兵力不到6000人,在仅仅一天的时间之内,日本损失的兵力就高达18000人,而明军仅仅付出了719人阵亡的代价,而总伤亡不到3000人,交换比高达1比6。
这样惨烈的结果,无疑让很多日军将领感到畏惧,实际上在平壤大战进行之时,占据凤山的大友义统部就拒绝小西行长部的求援而临阵脱逃。而在平壤大战之后,这种现象更加普遍。
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1月9日,小西行长带领的残兵败将终于逃出了明军以及朝鲜军的追杀,不久退到王京一带。然而,明军的马蹄却没有慢下来,1月18日李如柏的骑兵打到开城,在路上(总路程约136公里)根本就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1月19日明军破城,斩得首级一百六十多颗(一说斩首一百七十八级),自身仅阵亡六人。宋永昌又派出说客冯仲缨,把占据咸镜道的加藤清正,搞得心神不宁,不久开城失守,加藤清正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向王京方向逃跑。
明军继续向前追击,把日本人赶过了临津江,途中不断和落后的小股日军发生激战,并且将对方斩杀,正月二十六日明军占领坡州,正月二十七日,碧蹄馆血战爆发,明军遭到了日军的伏击,仅仅李如松的家丁就阵亡了240人。
从这短短半个月的战斗经过不难看出,经过平壤开城两仗之后,有相当一部分日军将领已经吓破了胆,他们不敢和明军交锋,所以往往在明军骑兵还未杀到之时,就领兵逃去。实际上,早在侵朝战争之前,就有相当一部分日军将领(实际上这些人多为日本内战时期的各路诸侯)反对丰臣秀吉攻打明朝,因为在当时中国在日本人的心里还是一个惹不起的庞然大物,虽然祖承训在第一次平壤之战中吃了一点小亏,但是小西行长很清楚,这只不过是捡漏而已。
果不其然,李如松大军一至,平壤城在一天就丢了,小西行长被打得屁滚尿流,这更加剧了其他地区日军将领的恐惧,于是在明军骑兵到来之前,纷纷放弃防区,向王京逃跑,在聚集了三四万人之后,才敢伏击李如松率领的三千明军。
第二则是日军整体素质几乎完全落后于明军,无论是武器还是兵员素质。日军唯一的优势只在单兵火器上,日军的铁炮(从葡萄牙人处获取的火绳枪)是第一次万历援朝战争之中,给明军造成最大伤亡的武器,然而到了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这仅存的优势也丧失了,朝鲜人都说,日本人害怕天兵(明军)的鸟铳和长枪。
综合来说,丰臣秀吉想要入侵朝鲜灭亡明朝,只是一个疯子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至少在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很难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对抗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