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是琵琶洲的简称,位于今广州市郊东南、新港东路北侧之琶洲村。此村历史悠久,建于明代。琶洲砥柱是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砥柱”意为“中流砥柱”,是对琶洲塔的形容。当年此景既指洲岗及塔,亦指登塔览胜。


在清代以前,琵琶洲并非今天这样与陆地相连成片,而是珠江中的一个江心洲渚,“江中有洲,洲上有冈”[1]。四面环水,“上有三阜,形似琵琶”[2],故称琵琶洲。清嘉庆《羊城古钞》卷首有木刻“琶洲砥柱”写意图,画出在波涛翻滚的“海”面上“浮”出形似琵琶的洲渚(这在今天是只能看到一山丘,而不能看到形似琵琶的“三阜”了);而800年前南宋人方信孺著《南海百咏》,书中便已有“琵琶洲”条,文曰:“琵琶洲,在郡东三十里,以形似名。俗传洲在水中,与水升降,盖海舶所集之地也。”(南宋时流经广州城南面的珠江宽约千米,而此地的珠江江面宽度当在三千米以上。)并赋诗一首:

仿佛琵琶海上洲,

年年常与水沉浮。

客船昨夜西风起,

应有江头商妇愁。

元代人修《宋史》,书中《注辇传》便有关于当时南印度注辇国的一个贡使前来中国时“至广州之琵琶山”的记载。此时的古琵琶洲高数十米(清《番禺县志》说它“高十余丈”,也就是数十米),崛起江中如一座小山丘,珠水四周围绕,潮涨潮落,随水升降。自距今约千年前的宋代起,它一直是往来船舶的引航标志,又是船舶停泊之处。当年东来海舶到琶洲,便是进入广州城的路标了。


清代的琶洲塔

不过,若仅是一个江中洲渚,这并不能使它有以后的名气。琶洲闻名至今主要是由于其岗顶建了座古塔。

此塔建于明代后期。

宋代以后,山岗四周积沙淤泥,琵琶洲地域逐渐扩大。明万历丙申年(1596),户部云南司员外郎、东莞人袁昌祚自波罗庙乘舟回广州城,途中经过琵琶洲对出之江面,“遥望琶洲,去郡可三十里,其山川葱秀刺目,遂息棹登之。洲居二水中,吞吐潮汐,势逆而面巽(东南方),二山连缀,穹然(隆起貌)若魁父(小山丘名,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之丘。内一山,石顶高平,为塔基若天造焉。”袁对此感到惊奇,回到州城后就找其他官吏筹款在这“石顶”建塔,结果“人皆奇之……相继命舟往视,皆曰‘可’……工始于丁酉年三月初五日,至庚子年十二月十五日而成(即建于1597-1600年)。棱觚峻起,凡九级,曰海鳌塔。”[3]


这“海鳌塔”的得名相传是因为环洲江面上常有海鳌浮出;《广东新语》说得更神奇:“以其水常有金鳌浮出,光如白日,因名曰海鳌之塔”。所谓鳌,其实是传说中的一种海中大龟,或名“大鳖”。古人一直认为这家伙挺厉害。远在先秦时,屈原《天问》中就有问:“鳌戴山 ,何以安之?”唐李白《猛虎行》有“巨鳌未斩海水动”句,刘禹锡《白舍人自杭州寄新诗因而戏酬》更有“鳌惊震海风雷起”句。可见是种“神物”。明代时,今琶洲一带是否真有“金鳌”浮出水面,实在是很成疑问的。当时那段珠江尽管阔达二三千米,但如此海中大鳖哪会潜游到此内河来?而且还是只“光如白日”的“金鳌”?大概也是传说而已。

这得名还有一说,谓建塔时曾有海鳌化作神仙前来相助,故名海鳌塔。这见于今竖于塔前西北侧之《说明》,但在旧文献中似乎没能找到这种记载,可能是当地人的传说。

此塔又以所在地名,故又名“琶洲塔”,今人多是这个称呼。又曾称“番塔”(这与番舶在此停泊有关)或“鳌洲塔”的(说琶洲又名鳌洲),但今天都已不大为人所知了。此塔由名工匠龚坤主持建造,建塔目的既是为“以壮形胜”,更是为“以培通省气脉”及“镇邪避灾”,是一座风水塔。

清代后期被誉为“中国通”的美国人亨特当年对广州三古塔(包括琶洲塔、赤岗塔、莲花塔)的记述,他在《旧中国杂记》(1885年初版)中这样写道:“同样是在耶稣会教士的著作中,我们知道这些塔是为神的灵魂而建的。人们设想这些神要在某些地点的上空翱翔,在这些地方建塔是一种和解的表示,祈望他们务必保佑这些地方的人民可能从事的所有活动,尤其是指他们在田地上的劳作;同时保佑他们不受疫病瘴气之灾。所有这些如果用洋泾浜英语讲起来就是一句话:‘是菩萨的事情。’”这很可能是当年老百姓的解释,说来甚是有趣,不无道理。


1853年绘制的“黄埔塔”和海鳖寺

姑勿论其建塔目的如何吧,总之此塔一建,拔地摩霄,屹立于烟波之上;登顶远眺,看南北,“潮平两岸阔”:当年两岸均是田畴,东南面的琶洲只是一个小村;望东西,“月涌大江流”:珠水从西面滚滚奔来,东逝而去。从远处遥望此塔,即成江心“中流砥柱”的壮观;琶洲在明代已是广州郊区胜景之一,因此塔而更加遐迩闻名了。而此其时也,洲渚上树丛处处,绿荫浓浓,葱笼郁勃,枝条低垂,显出一派风光绮丽。清前期岭南著名诗人、学者罗天尺的《珠江竹枝词》有“琶洲塔口月初低,雁翅城头又夕晖”句,清初诗人梁佩兰更有咏琶洲塔诗,写当地风光与渔人的生活情景,有竹枝词之风,予人清新明快之感。诗曰:

琵琶洲头洲水清,

琵琶洲尾洲水平。

一声唉乃一声浆,

共唱渔歌对月明。

以上种种景致,便构成“琶洲砥柱”之佳景。

现在且看重修前的琶洲塔本身。这是一座八角九层楼阁式青砖塔,平面八角,八面砖砌,外观九级.内膛为八角直井式,共分十七层,高度五十余米。

塔基以红砂岩垒砌,须弥座八面刻有八卦图样。塔基八角均镶有石刻托塔力士像,高半米,宽半米,呈跪状,头顶塔,双手或单手托塔,刻工古朴,为广州明代石雕罕见的实物,难得的佳作。力士相貌与服饰均为西方人形象,这可能与当时的对外交往,番舶停泊于此有关。


琶洲塔托塔的外国人形象(陈莉摄)

塔基直径12.7米,边长4.95米,壁厚3.97米。塔之首层辟三门, 南北门进首层塔心室,西门原有砖砌梯级上二层(暗层)塔心室。梯级为穿壁绕平座式。自第二层起,每层相对错开辟门,如一十字巷之纵横贯通。其他四面无门。塔内均设神龛,可惜神像早已没有了,无法考其究竟。每层原有楼板,可盘旋而登顶层,远眺珠江景物。现旧楼板亦早已不存。塔身每层有收分,墙白色,转角处置红色倚柱,上施黑、红额枋,上以叠涩出檐。各级腰檐上以叠涩牙砖挑出平座。八角攒尖顶上铺素瓦,顶端八角刹座上盖铁铸覆盆,铸有“道光重修”字样。顶檐原有铁铸雁形角梁伸出悬钟,早已掉落,旧物无复得见。塔身以灰浆批荡成白色。各级平座原有木护栏,均已毁。顶层原有十字梁支承楼板及刹柱,后来因危险被拆除。塔刹早已不存。塔旁尚存上面说过的《琶洲鼎建海鳌塔记》石碑,碑高1.71米,宽0.87米,花岗石碑座。[4]


上文说过,自宋代起,这个崛起于江中的琵琶洲起着导航的作用,明代后期建起这座十七层的高塔后,此处就更成了航标了——尽管这似乎并非倡议建塔者的用意——明末清初顾祖禹所撰著名地理典籍《读史方舆纪要》载:“闽浙舟楫入广者多泊于此。”综合上引文献,可见宋、元、明三代共六七百年,此处一直是广州的一个外港;而琶洲是海船入省城的三关之首关,为州城东面的门户。所谓三关即海鳌、海印、海珠,清代时均在上面修筑炮台,成为海防要冲。

琶洲塔建成后六十来年,便改朝换代,进入清朝了。清代时有所谓“广州四塔”,琶洲塔是其中之一(另三塔为花塔、光塔、赤岗塔)。清嘉庆十九年(1814)和道光二十四年(1844)曾重修过。当时塔的北面建有北帝宫(或称北帝庙)。上文我们在讲南海神庙时说过,北帝亦称黑帝、上帝、真武帝(今著名的佛山祖庙,就是祀奉北帝的代表性庙宇),古人认为北帝位居北极而司命南溟,专管水之源。建宫于此祭祀,用意自然是用来“镇”海。塔的西南不远,又建有海鳌寺。据清·金烈编纂《广州府志》载,该寺建于明万历年间,那大概就是在海鳌塔建好后随建的,自然是专门用来祭祀那只传说中的大海龟的。又据清嘉庆《羊城古钞》书卷首所附“琶洲砥柱”图,可见塔前画有三两间小寺庙。不过所有这些宫庙寺祠在文革时均已坍毁湮没,今遗迹荡然无存,难觅其踪。

江中的琵琶洲演变成地上的小山岗大概始于清代后期,具体年份难以稽考,但肯定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因为史载侵华英军于清道光二十一年二月九日(1841年3月1日)攻占了琶洲炮台,可知当年那里仍是江心洲渚。

演变的过程是缓慢的,总之是洲渚四周积沙逐渐增多,而水面逐渐减少,直至与南岸的陆地连成一片。原来的江心洲便成了平原田野上的山岗,岗上之古塔自然也就无所谓“砥柱”了。琶洲村增加了很多土地,而一代胜景“琶洲砥柱”则从此彻底消失。

古塔像是被广州人忘记了,近当代已很少有人提到它;历多年风吹雨打,愈渐颓败废圮。1963年3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但在文革中寺庙俱被毁去,塔遭严重损坏。1983年8月重新核定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修前塔内楼板全坏,已不可登。1992年初,有香港同胞向文物部门捐资人民币50万元帮助修葺这琶洲塔。1995年广州市政府又拨款60多万元,终于使修葺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基本上依原样修复,并于1996年2月19日春节起对外开放。不过现在登上塔顶,环顾一周,尽是田地楼房,北距珠江已达六百余米之遥矣!当年“琶洲砥柱”之景只能全靠想象了。

注释:

[1] 清《番禺县志》

[2] 《大明一统志》

[3] 《琶洲鼎建海鳌塔记》

[4] 清同治《番禺县志·金石略四》载有碑文全文。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