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队司令员,是解放战争时期将领主要群体,在战争中起着具体指挥战役的无可替代作用。级别略相当于现在集团军司令,建国后大授衔基本是中将起步。
唯其重要,必须保证这个群体的稳定性,俾其专心致志于打仗。
但东北我军偏偏没有这么干,自1945年底至新中国成立前夕,纵队和军的军事主官频繁轮换,有的部队竟换了5位纵队司令(军长)。
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东北部队太杂了
我们试以四野一号的眼光来观察。
1945年9月23日,他本来受命去山东接掌八路军的指挥任务,中央给他的任命是山东军区司令员。结果到达濮阳后中央急令他转而北去,到东北指挥大军。
到东北后,中央即令,林氏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一下子把巨大的任务压到他头上,举目四顾,太乱了,很多干部都不熟悉,中央根据东北局的建议迅速任命了一大批将领,但他们究竟能不能胜任作战任务呢?根本不知道。
更要命的是,一切都太乱了,总司令部不知道下级部队在哪里,互相之间没有电台联系。
很像一个巨大而杂乱的草台班子。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与其历史背景和当时军政、社会条件有极大关系,尤其是军事形势。当务之急是熟悉和掌控部队,举目望去,太杂了!
东北部队组成非常杂,主体来源有三大部分。
人数最多、但脉络也比较杂的,是山东渡海过去的八路军部队,约六万人。这部分主力的大多数将领,林相对来说比较熟悉。
其次是从苏北挺进东北的新四军黄克诚三师,人数三万多,建制完整,凝聚力非常强。以至于强到东总不敢轻易调换三师出来的高级将领。林在115师短暂当过黄克诚的师长,说不上多熟。
第三是华北就近过去支援的部队,人数最少,建制比较混乱。林对他们基本不熟。
其他还有当地新拉起来的队伍,例如曾克林进东北后短短月余,从1500人迅猛扩充到37000人,25倍!但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么个说法肯定不可靠。
林司令心里没数吗?肯定有数,有心要整理一下部队,按照实际能力量才委用,但他做不到。
一是形势紧迫,第一要务是作战,阻击国民党军精锐进东北。临阵不能换将。
二是他说了也不算,有些将领他看不上,但无法调换。
那时东北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东北局,一号人物是彭真。林司令只是常委,起初连副书记都不是。
我们看看1945年底进入东北的中央委员名单就明白什么形势了。
中央委员共10位,彭真、陈云、高麻子、洛甫、林司令、李富春、罗荣桓、林枫、李立三、蔡畅。其中前四位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彭陈高张,权力比另六位高,东北干部用谁不用谁,他们拥有大部分决定权。
候补中央委员11位,谭政、陈郁、吕正操、万毅、黄克诚、萧劲光、程子华、王首道、乌兰夫、古大存、王稼祥。
大家看出什么门道了吗?
二、并非都是阴谋论
再看一份名单,更糟心。
东北人民自治军主要领导:
第一政委彭真,第二政委罗荣桓,第一副司令吕正操,第二副司令李运昌,第三副司令萧劲光和周保中,副政治委员程子华。
第一参谋长萧劲光,第二参谋长伍修权,政治部主任陈立人。
又能看出什么门道吗?
后来著名的三人组“林罗刘”,都没成型。后来的东北四大巨头之一谭政主任,到1946年1月才赶到东北接任政治部主任。
为什么要把东北我党我军的高级领导干部名单都列出来,就是让大家看看,其实最初派去的人,担任的职务并不符合东北战争所需。比如李运昌、周保中的副司令之职,代表性居多、近水楼台的成分居多,而程子华任职明显所任非其所长。
东北局林司令的排位过于靠后,林与彭的配合也不甚顺畅。所以四平失利之后,东北局人事发生重要变动,彭回中央,高麻子逐渐走上重要位置,林罗的话语权也渐渐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