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Vlada Karpovich

文 | 叶伟民

前面的推文分享过写作障碍——《文笔差都是小事,五大写作障碍,你中了几个?》,其中“玻璃心”这一点尤为引发共鸣,说的是不要害怕投稿,也不要害怕被拒稿。

后台来了不少留言,说这正是自己的死穴。被退一次稿就像万箭穿心,气都泄没了;还有人当年就因为这样而放下笔,不再写了。

看来,这不是个简单的“鼓起勇气”“要有信心”的问题,还有常被忽略的认知和策略问题。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刚入行的时候,编辑就和我说一句话——“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当时我并不服气,历史上不是有很多七步成诗、一挥而就的例子吗?就不能一写即成?

很快,我就发现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每次交初稿,都要被编辑打回三四次,每次改得都痛苦不已,想砸电脑。

后来当了编辑,“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这句话我也挂在嘴边了。以更抽离的视角去看别人的作品,放下敝帚自珍的滤镜,确实发现海明威那句“初稿都是臭狗屎”实在是话糙理不糙。

很多作家都是改稿控。例如村上春树,仅仅是交初稿前,他自己就起码要改八遍,还不论后面与编辑的反复拉锯。

有人问村上你到底要修改几次?他说数不上来了,付印前还会一次又一次地索要校样,每次都改得黑黢黢地寄回去,把编辑都惹烦了。


村上春树用来改稿的铅笔

把编辑都改烦了,这样的作者真是卷上天了,关键他还乐在其中。在创作回忆录《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他这样说:

我天生就喜欢这种“锤炼敲打”。眼看着校样变成黑黢黢一片,书桌上排放着的十来支HB铅笔不断变短,我便感到极大的喜悦。不知为何,这种事情对我来说有趣之极,无以言喻,不管做上多久都不会厌倦。

不得不说,人比人比死人,自己改几次稿就觉得天塌了,人家却越改越开心。所谓“不疯魔不成活”,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做好案头,尊重作品

我当了多年编辑,听我一句劝,一要一不要:

1、要做好案头,尊重编辑,更尊重作品;

2、不要撒胡椒粉式投稿。

当年我负责非虚构版面,需要真实题材。但是,我经常会收到一些非常奇怪的投稿邮件,比如“冬天如何泡脚更健康”“水果这样吃不易胖”之类的文章。

我再打开收件人一栏,发现密密麻麻全是邮箱。自然,这封邮件是要进垃圾站的。我觉得作者并不尊重编辑,他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还觉得自己很受伤。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他显然没有做投稿调查,对自己的作品适合什么媒体、什么栏目完全没有概念。除了拿到一个编辑邮箱,连对方负责什么版面,版面定位,内容方向、篇幅长短等一无所知,然后就像发传单那样去“撒”稿子了。

且不说收件人感受如何,即使对他自己的作品,也是不够重视的。

作品就像作者的孩子。换个角度想想,要送孩子远行求学,真不去了解下哪所大学更适合他吗?还是随便见到个校门就送进去?

所以,投稿前花些时间,好好做做案头,是非常必须且值得的。

投稿也需要运营:写一篇,改一篇,投一篇

稿子改好了,也有目标投稿地了(可能不止一家),接下来就要做好投稿规划和运营。

好的媒体和刊物一般都不接受一稿多投,上一节说的一篇作品同时投N个邮箱,其实是犯了大忌。

因而,投稿者要有“车轮战”的思维。余华在一次访谈中就分享过当年的投稿策略:

先往《人民文学》和《收获》寄,退回来以后,再档次低一点,《北京文学》和《上海文学》,再不行,最后连那种吕梁市的杂志我也寄。

这就是“车轮战”打法,先往高里摸,也不用不好意思,所谓“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接到退稿也没关系,再投下一档刊物。这样的好处就是能逐步检验作品的真正水准,将发表效果最大化。当然,挑战也不小,就是非常考验作者的耐心和运营管理能力。

不管什么类型的渠道都有审稿期。期间不要等,要不断写,多篇作品四处出击,交替接力,东边不亮西边亮。

举个例子,你可以用表格来记录稿子的投稿情况。橙色表示在审或没过稿,绿色表示已过稿。没过稿的作品,修改,换家继续投,直至变成绿色(过稿)为止。

模拟示范一个投稿管理表格:


投稿记录模拟示范

做好这些规划和运营工作,你就能达到非常理想的“三个一”平衡态:手里写一篇,同时改一篇,投一篇。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等待中空耗时间和情绪,同时提升产量,水涨船高,中稿率自然就上来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