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描绘了动人的自然景色和人生百态。然而,这位才华横溢、个性独特的诗人,也曾为了追求仕途而屈尊俯就,甚至向当权者拍马屁。有一次,为了讨好唐玄宗和其宠妃杨贵妃,李白写下了一首28字的肉麻情诗,前两句至今还家喻户晓。这首诗的来历如何?李白为何不顾自身骄傲的性格而如此卑躬屈节?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和动机?
放眼当时的社会环境,李白生于唐朝开元年间,乃是一个多事之秋的年代。唐朝自建国以来,经历了几代皇帝的治理,国力渐盛,成为一个极其强盛的封建王朝。与此同时,科举制度日趋完善,成为士人进身仕途的重要途径。
李白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家学渊源,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在他的祖籍地西凉(今甘肃武威),李氏家族世代经商,颇有家财万贯之富。自小耳濡目染,李白从未忘记家族对他的期望—"要为官,要为显贵"。
可谓是生来就注定要在仕途上大展宏图的命。李白自小酷爱读书,善于小篆隶书,擅长撰写诗词歌赋。他的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对文学艺术有着非凡的天赋。成年后,在家乡一带小有名气,并结识了不少文人雅士。
到了25岁那年,李白终于决心远走江湖,要到更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才华。家人们对他前途无限美好充满信心,纷纷拍马加吹招呼。他亲手挥写的遗书中说:"我虽行若疯狂,其实梦想是要做一位大丈夫,扬名天下。"由此可见,李白对于升官发迷是多么的渴望和向往。
沿着黄河而下,李白来到了长安城。这里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朝野贤达荟萃,充满了文人骚客追求仕途的理想。李白立志投身这股文化洪流,在这繁华的都城大放异彩。多年孤身漂泊,李白最初的目标就是要凭借自己过人的才华,通过曲折的途径获取高官厚禄。
李白刚来到长安时,已是30岁之年,正是事业上下求索的关键期。他自知道靠单薄的家学渊源是无法高攀权贵的,必须要强撑一股硬劲儿出人头地。身为个性张扬的诗人,李白总是表现得很不谦逊和骄傲,自诩才高八斗,曾在诗中豪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然而到了长安,李白很快认识到权力意味着一切,若想出人头地,必须先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自到长安之后,李白的一番壮志未酬,仕途可谓是跌跌撞撞、颇为曲折。他一直在寻找着机会,希望能借助自己的诗才和文采,受到朝野上下的重视和赏识。
最初,李白在长安城四处游荡,结识了不少同道中人。他常年醉生梦死,颇有些放浪形骸。大家虽然都知道他才华过人,但对于这位气焰嚣张的诗人,总是见有嗤之以鼻、摸不清他的心思的。
李白穷困潦倒多年,始终没能如愿以偿。直到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他的机会终于来了。当时年届38岁的李白,获得了玄宗皇帝御笔亲书的召见。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让李白欣喜若狂,对仕途再次燃起了无限憧憬。
得此殊荣全源于李白的一篇《大猎赋》。这是他在几年前时,应玄宗皇帝征集的诏令而作。赋中描绘了满朝文武在禁猎之时的雄伟场景,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一股巴结朝廷的味道。当时玄宗读后大加赞赏,并下诏征召李白入朝。
就这样,在开元盛世期间,李白终于踏上了人生理想的舞台。然而他获得的只是一个"翰林待诏"的微末职衔,距离仕途实至名归的理想地位,还有着无比遥远的距离。作为翰林院的专职撰稿人,李白的主要职责就是为皇上及朝野达官显贵的撰写征文赋诗,应和谄媚。
这个职务让李白颇感失意,与他内心向往的官场前程大相径庭。多年来,他一直是自由自在、孤云野鹤的生活方式,诗兴马到成佛便写便吟,怎么可能受这种束缚。但不得不面对社会现实,权位和名利乃是当时的一切,李白又岂能轻易错失这个宠辱皆然的良机。
在翰林院的这几年,李白勉强调整自己的性格习惯,谄媚朝野上下,每每遇有机会便献丑呈欢。他的口才了得,文采斐然,深受各级官员的喜爱和重视。尤其在皇帝朝游蒲州之时,因李白有幸随驾出游,临阵作诗数首,博得皇宠。
自此以后,李白的仕途便捷然有了起色。作为玄宗皇帝眼里的宠臣,他常在朝政之时献计献策,替皇帝和爱妃作诗解闷。在朝野文人的眼中,这是一个前程指日可期的人。然而李白骄躁的性情却在与日俱增,祸从口出,惹是生非。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的一个春日,玄宗游幸蒲州,当时宫女蔡琰等正在引路,因酒意而差池不慎摔跌,李白于是出言讽刺了几句,遭到眷顾宦官高力士的怒斥,险些被罢官革职。当时的高力士虽然是个小小的禁军统领,却是宠妃杨贵妃的亲信和嫡党,他的话在朝中极有分量。
要知道,李白是多年来刻苦追求得来的一官半职,如今却在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差点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好不容易才被遭到责罚,但仕途之路仍十分窘迫。从此以后,李白在朝中的处境便岌岌可危,即将荏苒的老去更是令他大有忧色。
在朝中遭遇了那次风波之后,李白的处境更加艰难。他深知自己的脾气直爽,难以在官场上处处小心,随时都可能会因一句实话而斩尽前程。权力的游戏规则太过世故和虚伪,并不适合李白这般诗人气质。
然而李白仍是孜孜不倦地想方设法讨好朝野,以维系自己在朝中摇摇欲坠的地位。毕竟通过那么多年的艰辛才获得一份微末的职衔,他是万万不愿功亏一篑的。
开元二十七年的一个深秋日子,玄宗皇帝又一次举行了盛大的蒲桃花会。这是每年一度的赏花盛会,文武百官云集,皇帝更是带着亲信嫔妃一同游览。会上设有文兵武艺等各色娱乐,李白作为掌管文场的翰林待诏,责无旁贷要为皇帝和贵妃作诗助兴。
只是这一次,李白却出现了难以置信的尴尬场景。酒酣耳热之时,他突然失了神,竟一时推敲不出吟诗的佳句。台下文人学士们一片哗然,纷纷侧目而视,对于李白如此失态的表现深感惊诧。
身为诗坛领袖的李白,在朝野文人面前素有"诗仙"的美誉。这一次的出糗,无疑让他在文人眼里的形象大跌。更为严重的是,就连坐在上位的玄宗皇帝也向李白投去了不满的目光。
李白心知肚明,这种名节性的失态绝对会在朝中引起极大的弥漫。一旦被朝野文人们耻笑,自己摇摇欲坠的地位就更加岌岌可危了。他决不能让宠信尽失,必须要马上为自己的名声卖命挽回。
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李白豁然开朗,悟出了一个拯救自己前途的绝佳主意。那就是借题吹捧杨贵妃倾慕已久的容貌,以讨好这位在朝中极有身份地位的皇帝宠妃。
于是,李白临时起兴,以"云想衣裳花想容"为开头写下一首28字的肉麻情诗,内容全然是夸赞杨贵妃光彩照人的容颜,意在显示对她的无比迷恋。全诗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逝。"
这首26字后的诗句,无一不在极尽夸张之能事地渲写杨贵妃的艳丽绝代。将她比作云霞飘飘而来的仙子,玉雪纷飞中神仙下凡。足见李白为了能再一次博得贵妃欢心而煞费苦心。
果不其然,随着李白徜徉吟诵,场下顿时响起了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先是皇帝玄宗满意地点头赞许,旁边的杨贵妃更是笑逐颜开,神情自喜。
这场本已闹剧般尴尬的事态,在李白的机智应对之下,瞬间扭转成了他救赎前程的一段佳话。朝野文人再次对这位才思敏捷的"诗仙"肃然起敬,仰慕之情几乎溢于言表。
自那以后,李白在朝中的声望再一次走高。他凭借出众的文词才华,成为了玄宗皇帝和杨贵妃身边最得力的谄媚者。可以说,这首托词向贵妃吹捧的28字情诗,不啻为李白保住前程的救命稻草。
尽管李白托词为杨贵妃吹嘘容颜的做法极度不雅,委实有损这位"诗仙"的身份和风范。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他别无他选,只能如此卑躬屈节以求谋生。
托靠自己出众的才华,李白终于再次在长安城里扎稳了根基。玄宗皇帝和杨贵妃看重他,委以重任,成为身边最亲信的文人谄媚者。可谓是朝中极少数被皇室眷顾的幸运儿了。
李白在翰林院工作期间,常年为朝野撰写赋诗,应付各色应和之作。尽管工作内容有些微不足道,却也极有挑战,总能让他的才气得到充分施展。当时长安城里,朝野人人都知晓李白的"诗仙"雅号,无不对其才华表示由衷推崇。
值此当时,长安城里传诵着无数出自李白手笔的佳作。如《行路难》、《梁甫吟》等脍炙人口的佳句,无不出自他的手札。只可惜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篇章,都是他为着取悦皇帝而临时灵感作于长安的。
再过了几年,李白已走过了四旬之年。然而他的生活并不富足,长安城里大多数有身份有权有财的文人,都曾纷纷向李白探手要求写作诗词,免费赞美他们。李白虽有绝代文才,却因仕途未得大展,而过着清贫的日子。